卵巢黄体囊肿是育龄女性常见妇科病,通常无症状,少数情况下会破裂或扭转引起急性腹痛,多可自行消退,持续存在或增大需手术治疗。
1.病因:
排卵后,卵泡壁塌陷,卵泡膜的结缔组织和毛细血管伸入到颗粒层,在LH的作用下,演变成体积较大,富含毛细血管并具有内分泌功能的细胞团,新鲜时呈黄色,称黄体。
如果怀孕,黄体将在孕期的前三个月继续分泌孕激素,以维持妊娠。如果没有怀孕,黄体将在排卵后7-8天开始退化,逐渐形成白体,最后被吸收。
在黄体退化的过程中,可能会出现囊性扩张,形成黄体囊肿。
2.症状:
大多数卵巢黄体囊肿是无症状的,通常在妇科检查或超声检查中偶然发现。
少数情况下,黄体囊肿可能会破裂或扭转,引起急性腹痛、恶心、呕吐等症状。
如果黄体囊肿持续存在或增大,可能会导致月经紊乱、腹胀、性交痛等不适。
3.诊断:
医生会通过询问病史、妇科检查和超声检查来诊断卵巢黄体囊肿。
超声检查可以帮助医生确定囊肿的大小、位置、形态和血流情况,有助于鉴别良恶性。
4.治疗:
对于无症状的卵巢黄体囊肿,通常不需要治疗,会自行消退。
如果囊肿破裂或扭转,需要急诊手术治疗。
如果囊肿持续存在或增大,或引起明显症状,医生可能会建议手术治疗,如腹腔镜下卵巢囊肿剔除术或卵巢切除术。
5.预防:
注意经期卫生,避免经期性生活。
及时治疗盆腔炎等妇科炎症。
保持心情愉快,避免过度劳累。
总之,卵巢黄体囊肿是一种常见的妇科病,如果出现月经紊乱、腹痛等不适,应及时就医,明确诊断,以便及时治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