胎儿双侧脉络丛囊肿是指在胎儿时期,左右两侧侧脑室的脉络丛中出现的囊肿。该情况在妊娠14-24周的发现率约为3%-5%,大部分为生理性囊肿,通常会在孕26周后自然消失,无需特殊处理。而少数囊肿可能会持续存在,甚至持续到儿童期或成年。
胎儿双侧脉络丛囊肿通常充满脑脊液,属于良性病变,直径一般大于等于3mm。对于孤立性脉络丛囊肿,无其他超声软指标异常,通常不会对胎儿的发育造成不良影响。
然而,如果囊肿较大或持续存在,并伴随其他超声软指标异常,则可能与可18-三体、21-三体等染色体异常有关,可进行羊水穿刺或脐血取样检查。此外,饮食不均衡、缺乏必要的营养素、脑积水、先天性心脏病等也可能引起脉络丛囊肿的形成。
如果胎儿出生后,双侧脉络丛囊肿体积逐渐增大,可压迫周围神经细胞,造成发育落后,比如坐立、爬行或者抬头等运动发育落后,还可能出现神经系统损伤以及颅内压增高的症状,如呕吐、嗜睡、烦躁、昏迷、抽筋等。
孕妇在产检时发现胎儿存在双侧脉络丛囊肿时,应及时到医院的妇产科就医并咨询专业医生的意见。同时,孕妇也应保持积极乐观的心态,避免过度焦虑和紧张,有助于胎儿的健康成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