肾病综合征不是一种独立性疾病,而是肾小球疾病中的一组临床症候群。肾病综合征的主要临床表现为大量蛋白尿、低蛋白血症、水肿和(或)高脂血症。
1.大量蛋白尿
大量蛋白尿是肾病综合征最主要的临床表现,也是肾病综合征最基本的病理生理机制。由于肾小球滤过膜的滤过和肾小管的重吸收功能下降,导致蛋白质从尿液中丢失,蛋白质丢失的数量通常>3.5g/d。
2.低蛋白血症
大量蛋白尿导致血浆蛋白尤其是白蛋白下降,引起胶体渗透压下降,水钠潴留,出现水肿。此外,白蛋白下降还会影响某些药物的代谢,导致药物副作用增加。
3.水肿
肾病综合征患者的水肿程度可轻重不一,严重者可出现浆膜腔积液,如胸腔积液、腹腔积液和心包积液。水肿的发生与低蛋白血症导致的胶体渗透压下降有关。
4.高脂血症
大量蛋白尿导致脂蛋白分解代谢增加,同时肝脏代偿性合成脂蛋白增加,导致高脂血症。其中以胆固醇和三酰甘油升高最为明显。高脂血症会增加心血管疾病的发生风险。
需要注意的是,以上临床表现并非同时出现,部分患者可表现为“三高一低”,也有部分患者可表现为单纯性蛋白尿或水肿。此外,肾病综合征还可伴有其他并发症,如感染、血栓栓塞、急性肾损伤等。
对于肾病综合征患者,治疗的目的是缓解症状、消除蛋白尿、保护肾功能,并预防并发症的发生。治疗方法包括一般治疗、对症治疗和病因治疗。一般治疗包括休息、低盐低脂饮食、优质低蛋白饮食等。对症治疗包括使用利尿剂、降脂药物等。病因治疗则根据不同的病因进行针对性治疗,如使用糖皮质激素、免疫抑制剂等。
对于肾病综合征患者,应定期监测病情,包括尿常规、尿蛋白定量、血浆白蛋白、血脂等指标,以及肾功能、血压等情况。同时,应注意预防感染、避免劳累、注意休息,避免使用肾毒性药物。
总之,肾病综合征是一种严重的疾病,需要及时就医,在医生的指导下进行规范治疗。同时,患者也应注意自我管理,积极配合治疗,以提高生活质量,延长生存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