手卫生的五个时刻一般指手卫生五大指征,即接触患者前、进行无菌操作或接触清洁/无菌物品前、接触患者后、接触患者周围环境后,以及接触患者血液、体液、分泌物、排泄物后。
1.接触患者前
在直接接触患者或其体液、黏膜、破损皮肤或伤口之前,必须执行手卫生。这是为了防止将医护人员手上的微生物传递给患者,特别是在处理那些可能存在感染风险的患者时尤为重要。
2.进行无菌操作或接触清洁/无菌物品前
当医护人员准备进行手术、注射、导管插入等无菌操作,或接触无菌物品(如无菌手套、敷料等)之前,必须洗手或使用手消毒剂,以确保这些操作的无菌性和安全性。
3.接触患者后
在完成与患者的接触后,包括体格检查、治疗或护理等操作后,应立即执行手卫生。这是为了去除手上可能沾染的患者体液、分泌物等污染物,防止将微生物从患者身上带到其他患者或环境中。
4.接触患者周围环境后
当医护人员接触患者的血液、体液、分泌物、排泄物污染的物品后,或者处理患者使用的物品后(如床单、衣物等),应立即洗手或使用手消毒剂。这是因为这些物品可能已被患者的微生物污染,接触后有可能将病原体传播给其他患者或医护人员。
5.接触患者血液、体液、分泌物、排泄物后
这是最直接和显著的感染风险之一。在直接接触患者的血液、体液、分泌物、排泄物,或者被这些物质污染的物品后,必须立即洗手或使用手消毒剂,防止这些高度感染性的物质通过手部传播给其他人或造成自身感染。
通过以上措施,对于减少医院内感染、保护患者和医护人员的健康具有重要意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