出血性脑卒中根据出血部位主要分为基底节区出血、脑叶出血、脑桥出血、小脑出血、脑室出血等。
1.基底节区出血
这是最常见的一种类型,约占全部脑出血的70%。由于出血常累及内囊,并以内囊损害体征为突出表现,即对侧不同程度的中枢性偏瘫、偏身感觉障碍和偏盲。
2.脑叶出血
这种类型中,顶叶出血最常见。患者常突然发病,可能出现头痛、呕吐、失语、肢体抽搐、精神症状及智能障碍。
3.脑桥出血
这是一种非常凶险的疾病,其典型特征是同侧周围性面瘫及对侧偏瘫、交叉性瘫痪,双眼凝视瘫痪肢体侧,瞳孔呈针尖样大小和四肢瘫痪。重者会迅速昏迷,出现中枢性高热、呼吸障碍、血压不稳,病情迅速恶化。
4.小脑出血
常表现为眩晕、呕吐、眼球震颤、一侧共济失调。
5.脑室出血
这种类型是继发性的,原发性脑室出血很少见。如果脑室出血量少,可能仅表现为头痛、呕吐,脑膜刺激征阳性,预后较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