确诊肝硬化最可靠的依据是肝组织病理检查。
首先,肝组织病理检查是诊断肝硬化的“金标准”。通过对肝脏组织进行显微镜下观察,可以明确肝脏的结构变化,如假小叶形成、纤维间隔增生等典型的肝硬化特征,这是其他检查方法难以替代的。
其次,影像学检查,如超声、CT、磁共振成像(MRI)等也具有重要意义。它们可以发现肝脏形态的改变,如肝脏体积缩小、表面不光滑、边缘变钝、肝裂增宽等,同时能观察到门静脉高压的表现,如脾大、腹水、门静脉增宽等。
再者,血液检查可提供一些间接证据。例如,肝功能检查可能显示白蛋白降低、球蛋白升高、胆红素异常等;凝血功能检查可发现凝血酶原时间延长等。
最后,临床症状和体征虽然不是确诊的直接依据,但也是重要的参考。患者可能出现乏力、腹胀、黄疸、肝掌、蜘蛛痣等表现,以及门静脉高压相关的症状,如腹水、食管胃底静脉曲张破裂出血等。
综合多种检查方法,尤其是肝组织病理检查,才能更准确、可靠地确诊肝硬化,为后续的治疗和管理提供坚实的基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