尿路感染尿血的严重程度取决于多种因素;治疗措施包括一般治疗、药物治疗等。
一.严重程度
尿路感染出现尿血,一般提示尿路黏膜有一定程度的损伤,但多数情况下不算特别严重。如果只是少量尿血,仅在尿常规检查时发现红细胞,或者肉眼可见淡红色尿液,经过及时有效的治疗,感染控制后尿血症状通常会很快缓解。
然而,如果尿血较为严重,出现大量肉眼血尿,甚至伴有血块,或者同时出现发热、腰痛、尿频、尿急、尿痛等症状加重,可能提示感染较为严重,如肾盂肾炎等,需要引起重视,及时就医治疗。
此外,如果患者本身存在一些基础疾病,如糖尿病、免疫功能低下等,尿路感染尿血也可能增加感染扩散、引发败血症等严重并发症的风险。
二.治疗
1.一般治疗患者应注意休息,避免劳累,多饮水,勤排尿,每天饮水量应在2000-3000毫升以上,通过尿液的冲刷作用,减少细菌在尿路的停留和繁殖,有助于缓解症状和促进病情恢复。
2.药物治疗在医生的指导下使用左氧氟沙星、阿莫西林等药物,能够起到抗菌、消炎的作用,有助于病情的消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