应激性心肌病的超声表现包括心室中部和心尖部呈球形改变、左心室整体运动功能减弱、室壁运动不协调、左心室流出道和二尖瓣血流速度增快、二尖瓣反流及附壁血栓等,需结合临床症状、心电图等综合判断,好发于绝经期后女性,常有明显诱因,常表现为胸痛、呼吸困难等症状,类似于急性冠脉综合征,治疗包括药物治疗和非药物治疗。
1.心室中部和心尖部呈球形改变,类似章鱼篓样。
2.左心室整体运动功能减弱,基底段运动增强,呈“圣诞树样”改变。
3.室壁运动不协调,收缩期增厚率降低。
4.左心室流出道和二尖瓣血流速度增快,二尖瓣反流。
5.部分患者可出现附壁血栓。
需要注意的是,应激性心肌病的超声表现可能不典型,需要结合临床症状、心电图等综合判断。对于疑似应激性心肌病的患者,应及时就医,以便明确诊断和治疗。
应激性心肌病好发于绝经期后女性,常有明显的诱因,如急性心肌梗死、严重心律失常、严重躯体疾病、精神心理障碍等。患者常表现为胸痛、呼吸困难、心悸等症状,类似于急性冠脉综合征。但应激性心肌病患者的心肌酶谱一般正常,冠状动脉造影多无明显狭窄。
应激性心肌病的治疗主要包括药物治疗和非药物治疗。药物治疗主要包括抗血小板聚集、他汀类药物调脂、β受体阻滞剂减慢心率、血管紧张素转换酶抑制剂或血管紧张素Ⅱ受体拮抗剂改善心室重构等。非药物治疗主要包括心理治疗和起搏治疗。
对于应激性心肌病患者,应积极治疗原发病,同时给予心理支持,帮助患者缓解焦虑和抑郁情绪。此外,患者应避免剧烈运动和情绪激动,保持良好的生活习惯。
总之,应激性心肌病是一种可逆性心肌病,早期诊断和治疗至关重要。对于有类似症状的患者,应及时就医,以便明确诊断和治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