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国乙肝抗病毒药物大幅降价,平均降幅超50%,最高降幅达93%,将使更多患者受益,同时需注意长期坚持抗病毒治疗和预防乙肝传染。
全国乙型病毒性肝炎(简称乙肝)抗病毒药物已经降价。
为进一步减轻乙肝患者的经济负担,国家医疗保障局组织专家进行了谈判准入,将替诺福韦酯、恩替卡韦等乙肝抗病毒药物纳入了《国家基本医疗保险、工伤保险和生育保险药品目录(2019年版)》乙类范围,并确定了医保支付标准。与谈判前的价格相比,乙肝抗病毒药物的平均降幅在50%以上,最高降幅达到93%。
此次降价将使更多乙肝患者受益,提高乙肝的治疗率和控制率,降低肝硬化、肝癌等并发症的发生率和死亡率,从而提高乙肝患者的生活质量和生存率。同时,也将减轻乙肝患者的医疗费用负担,提高患者的用药依从性和治疗效果。
对于乙肝患者来说,需要注意的是,抗病毒治疗是乙肝治疗的关键,需要长期坚持。在服用抗病毒药物期间,需要定期复查肝功能、乙肝病毒DNA、乙肝五项、肝脏B超等指标,以及时了解病情变化,调整治疗方案。同时,需要注意饮食、休息、避免饮酒等,保持良好的生活习惯,提高治疗效果。
对于乙肝患者的家属来说,需要注意的是,乙肝是一种传染病,但可以通过接种乙肝疫苗来预防。如果家属中有人患有乙肝,需要注意避免与患者共用牙刷、剃须刀、注射器等可能导致血液传播的物品,同时需要注意个人卫生,避免感染乙肝病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