甲亢是一种需长期治疗和管理的慢性病,不能根治,停药后易复发,患者需遵医嘱长期服药并定期复查。
甲亢是一种慢性病。
甲亢,即甲状腺功能亢进症,是由于甲状腺合成释放过多的甲状腺激素,造成机体代谢亢进和交感神经兴奋,引起心悸、出汗、进食和便次增多和体重减少的病症。多数患者还常常同时有突眼、眼睑水肿、视力减退等症状。
甲亢的病因包括弥漫性毒性甲状腺肿(Graves病)、结节性毒性甲状腺肿和甲状腺自主高功能腺瘤等。Graves病是甲亢最常见的病因,约占所有甲亢患者的80%~85%。
甲亢的治疗方法包括抗甲状腺药物治疗、放射性碘治疗和手术治疗等。其中,抗甲状腺药物治疗是最常用的方法,一般需要持续治疗1.5~2年。放射性碘治疗和手术治疗则适用于药物治疗无效或复发、甲状腺肿大明显或有压迫症状、胸骨后甲状腺肿等情况。
需要注意的是,甲亢虽然可以通过治疗得到控制,但目前尚不能根治。停药后,甲亢可能会复发。因此,患者需要长期甚至终身服药,并定期复查甲状腺功能、血常规等指标,以调整药物剂量。
此外,甲亢患者在日常生活中也需要注意以下几点:
避免碘摄入过多,尽量避免食用含碘盐和含碘食物,如海带、紫菜等。
保持心情愉悦,避免过度劳累和精神紧张。
按照医生的建议进行饮食和运动。
定期复查,如有不适及时就医。
对于孕妇和儿童等特殊人群,甲亢的治疗需要更加谨慎。孕妇甲亢可能会对胎儿的发育产生影响,需要在医生的指导下进行治疗。儿童甲亢的治疗则需要考虑药物对生长发育的影响,治疗方案可能会有所不同。
总之,甲亢是一种需要长期治疗和管理的慢性病。患者需要积极配合医生的治疗,注意日常生活中的饮食和生活方式,定期复查,以控制病情,减少并发症的发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