甲减是由于甲状腺激素合成及分泌减少或其生理效应不足所致机体代谢降低的一种疾病,病因包括自身免疫性损伤、甲状腺破坏、碘过量、抗甲状腺药物及基因突变等,症状有代谢率降低、黏液性水肿面容、心血管系统和消化系统等异常,诊断依靠甲状腺功能检查、甲状腺自身抗体检测和影像学检查等,治疗主要是替代治疗,同时需注意定期复查、合理饮食、避免诱因及正确使用药物。
甲减即甲状腺功能减退症,是由于甲状腺激素合成及分泌减少,或其生理效应不足所致机体代谢降低的一种疾病。以下是关于甲减的一些重要信息:
1.病因:
自身免疫性损伤:最常见,如桥本甲状腺炎、产后甲状腺炎等。
甲状腺破坏:手术、放射性碘治疗等。
碘过量:长期过量碘摄入。
抗甲状腺药物:如锂盐、硫脲类等。
基因突变:某些基因突变可导致甲状腺激素合成或受体功能障碍。
2.症状:
代谢率降低:畏寒、乏力、手足肿胀感、嗜睡、记忆力减退等。
黏液性水肿面容:表情淡漠、面色苍白、眼睑水肿、唇厚舌大等。
心血管系统:心动过缓、心包积液、心音低钝等。
消化系统:腹胀、便秘、食欲减退等。
内分泌系统:月经过多、经期延长、不孕等。
3.诊断:
甲状腺功能检查:血清促甲状腺激素(TSH)升高,游离甲状腺素(FT4)降低。
甲状腺自身抗体检测:如抗甲状腺过氧化物酶抗体(TPOAb)、抗甲状腺球蛋白抗体(TgAb)等。
影像学检查:如甲状腺超声、甲状腺核素扫描等。
4.治疗:
替代治疗:补充甲状腺激素,常用药物为左甲状腺素钠。
治疗原发病:如针对自身免疫性甲状腺炎的治疗。
对症治疗:根据症状进行相应处理。
5.注意事项:
定期复查:甲状腺功能和抗体水平,调整药物剂量。
合理饮食:适量摄入碘,避免高碘饮食。
避免诱因:避免感染、寒冷、过度劳累等。
药物使用:避免使用影响甲状腺功能的药物。
6.特殊人群:
孕妇:甲减可能影响胎儿智力发育,需及时治疗,定期监测甲状腺功能。
老年人:症状常不典型,易被忽视,需关注。
黏液性水肿昏迷:是甲减的严重并发症,需紧急救治。
总之,甲减是一种可治疗的疾病,早期诊断和治疗对于改善症状、预防并发症非常重要。如有相关症状,应及时就医,明确诊断并接受规范治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