甲亢是由于甲状腺激素分泌过多引起的,主要表现为代谢增加、精神和心血管系统等症状,治疗方法包括药物、放射性碘和手术等。
甲亢是一种由于甲状腺合成释放过多的甲状腺激素,造成机体代谢亢进和交感神经兴奋,引起心悸、出汗、进食和便次增多和体重减少的病症。多数患者还常常同时有突眼、眼睑水肿、视力减退等症状。
甲亢的主要病因包括弥漫性毒性甲状腺肿、多结节性毒性甲状腺肿和甲状腺自主高功能腺瘤等。其症状表现因个体差异而有所不同,常见的有:
代谢增加:产热增多,喜凉怕热,皮肤温暖,潮湿多汗,手掌、面、颈、胸前皮肤红润多汗。
精神、神经系统:神经过敏、多言多动、紧张多虑、焦躁易怒、不安失眠、思想不集中、记忆力减退,手和眼睑震颤。
心血管系统:心悸、胸闷、气短,活动后加重,可出现各种早搏及房颤等心律失常。
消化系统:食欲亢进,大便次数增多,腹泻。
生殖系统:女性月经减少或闭经,男性阳痿早泄,偶有男子乳房发育。
需要注意的是,甲亢对全身多个系统都有影响,严重时可导致甲亢性心脏病、甲亢危象等并发症,甚至危及生命。如果出现上述症状,应及时就医,进行甲状腺功能检查等,以明确诊断。
目前,甲亢的治疗方法主要有抗甲状腺药物治疗、放射性碘治疗和手术治疗等。具体治疗方案应根据患者的年龄、病情、甲状腺功能等因素制定。在治疗过程中,患者需要遵医嘱按时服药,并定期复查甲状腺功能,以便及时调整治疗方案。
此外,对于孕妇和哺乳期妇女等特殊人群,甲亢的治疗需要更加谨慎。在备孕前,应进行甲状腺功能检查,如有甲亢,应在病情控制稳定后再考虑怀孕。哺乳期妇女如需治疗甲亢,应选择对婴儿影响较小的药物,并在医生的指导下使用。
总之,甲亢是一种需要及时治疗的疾病,患者应积极配合医生的治疗,同时注意饮食和休息,保持良好的心态,以促进病情的恢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