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体五脏包括心、肺、脾、肝、肾等。
1.心
位于胸腔之内,膈膜之上,两肺之间,脊柱之前,外有心包护卫。心是五脏六腑之大主,具有主血脉和藏神的生理功能,能推动血液的运行和生成,把营养物质输送至全身各器官。
2.肺
位于胸腔,居横膈之上,左右各一,覆盖于心之上。肺是人体的主要呼吸器官,通过气管、支气管与喉、鼻相连,具有主气、司呼吸、主宣降、通调水道等生理作用,可以保证呼吸功能和水液代谢的正常运行。
3.脾
位于中焦,在左膈之下,形如镰刀。脾具有主运化、主统血、主升清等生理作用,是人体的后天之本,对维持人体正常生命活动具有重要的作用。
4.肝
位于膈下,腹腔之右上方,右胁之内。肝主疏泄,主藏血,具有疏通、畅达全身气机,使气通而不滞、散而不郁的生理功能,还具有贮藏血液、调节血量及防止出血的功能。
5.肾
位于腰部,脊柱两旁,左右各一。肾具有藏精、主生长发育、主水、主纳气等作用,是人体的先天之本。
六腑位置包括胆、胃、小肠、大肠、膀胱、三焦等。
1.胆
位于右胁下,附于肝之短叶间,与肝紧密相连。胆具有贮藏和排泄胆汁的作用,还具有主决断、调节情志等功能。
2.胃
位于腹腔上部,上接食管,下通小肠。胃主受纳,腐熟水谷主通降,以降为和。饮食物经胃的初步消化,变成食糜,下行入小肠作进一步消化吸收。
3.小肠
位于腹中,上端与胃相通,下端与大肠通过阑门相连。小肠具有泌别清浊、受盛与化物的功效,是食物消化吸收的主要场所。
4.大肠
位于腹中,是一个粗大的管道样器官,其上口通过阑门与小肠相接,下口通过魄门与外界通连。大肠具有传导糟粕、主津的作用,可以将体内的代谢废物排出体外。
5.膀胱
位于小腹骨盆前部,居肾之下,大肠之前。膀胱是一个中空的囊性器官,其上有输尿管与肾相通,其下连尿道,开口于前阴。膀胱具有贮存和排泄尿液的作用。
6.三焦
三焦不是一个独立的脏器,而是按照脏腑部位与功能划分为三个部位:上焦、中焦、下焦。上焦指膈以上的胸部,包括心、肺两脏和头面部;中焦指膈以下至脐的上腹部,包括脾与胃;下焦指脐以下的部位,包括肝、肾、膀胱、大肠等。三焦的主要生理功能是运行水液、通行元气。
综上所述,五脏六腑在人体内各自占据特定的位置,并具有不同的生理功能。其相互协调、相互配合,共同维持人体的正常生命活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