乳腺BI-RADS分级标准分为0级到6级,共七个级别,每个级别都有其特定的定义和临床处理建议,分析如下:
1.0级
指在进行乳腺影像检查后,由于信息不完整或存在其他不确定因素,无法对乳腺疾病进行分类。此时,需要进一步的影像学检查,如乳腺钼靶、核磁共振等来辅助判断。
2.1级
超声检查无异常,提示乳腺正常,没有发现病变位置,恶性可能性为0%。无需进行治疗,但建议定期进行乳腺检查以随访观察。
3.2级
提示乳腺发生病变,但主要考虑为良性病变,如纤维腺瘤、单纯囊肿等,恶性可能为0%。需要定期随访,但无需特殊处理。一般建议每6-12个月进行一次乳腺检查。
4.3级
可能是良性病变,但存在一定的恶性风险,恶性概率比较低,危险性不到2%。建议短期随访,如3-6个月进行一次乳腺检查,并加做其他检查以明确诊断。若病变持续存在或发生变化,应及时进行进一步检查。
5.4级
可疑的恶性病灶,恶性风险为2%-95%。此级别需要高度重视,并建议进行病理学检查(,如细针抽吸细胞学检查、空芯针穿刺活检等以明确诊断。4级还可细分为4A、4B和4C三个亚级,恶性风险依次递增。
6.5级
高度怀疑恶性,恶性概率大于或等于95%。此时,应尽早进行经皮穿刺活检或手术治疗,以明确病变性质并进行相应治疗。
7.6级
已通过病理学检查证实为恶性病变,即乳腺癌。此时,需要根据医生的建议进行相应的治疗和管理,如手术、化疗、放疗等。
患者可以到医院进行相关检查,更好地了解自己的病情,并积极配合医生的治疗和管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