急性肾盂肾炎和慢性肾盂肾炎的不同主要体现在发病情况、病因、临床症状、实验室检查、影像学检查和治疗方法等方面。
1、发病情况
急性肾盂肾炎多见于女性,多由细菌感染引起,可发生于任何年龄;慢性肾盂肾炎可发生于任何年龄段,女性多于男性,多由急性肾盂肾炎治疗不彻底发展而来。
2、病因
急性肾盂肾炎主要由细菌感染引起,常见的致病菌有大肠埃希菌、变形杆菌、克雷伯杆菌等;慢性肾盂肾炎的病因较为复杂,除了细菌感染外,还可能与尿路梗阻、反流性肾病、自身免疫性疾病等有关。
3、临床症状
急性肾盂肾炎起病急,主要表现为寒战、高热、腰痛、尿频、尿急、尿痛等症状,部分患者还可能出现恶心、呕吐、食欲不振等全身症状;慢性肾盂肾炎多表现为间歇性尿频、尿急、尿痛,可有低热、腰痛等症状,部分患者可无明显症状。
4、实验室检查
急性肾盂肾炎患者的血常规检查可出现白细胞计数升高,中性粒细胞比例升高;尿常规检查可发现白细胞、红细胞、蛋白尿等;慢性肾盂肾炎患者的血常规检查一般无明显异常,尿常规检查可发现白细胞、红细胞、蛋白尿等,部分患者还可能出现肾小管功能障碍。
5、影像学检查
急性肾盂肾炎患者的影像学检查一般无明显异常;慢性肾盂肾炎患者的影像学检查可发现肾盂肾盏变形、缩窄,肾脏皮质变薄等。
6、治疗方法
急性肾盂肾炎主要采用抗生素治疗,一般治疗疗程为10-14天;慢性肾盂肾炎的治疗较为复杂,除了抗生素治疗外,还可能需要针对病因进行治疗,如治疗尿路梗阻、反流性肾病等,同时还需要注意保护肾功能。
需要注意,对于怀疑有肾盂肾炎的患者,应及时就医,进行相关检查,明确诊断,并在医生的指导下进行治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