心慌和心悸在发生机制、临床表现、潜在疾病等方面存在区别。
1.发生机制
心慌主要是由于心脏跳动不规律或过快引起,可能与心脏电生理异常、心律失常或其他心脏疾病有关。
心悸通常是由于心脏跳动增强或不适感引起,也可能与情绪紧张、焦虑、体力活动等非心脏因素有关。
2.临床表现
心慌可能表现为心跳过快、过慢、不规律或跳动有力,同时可能伴有胸闷、气短、头晕等症状。
心悸主要表现为心脏跳动的不适感,可以是强烈的跳动感、颤动感或紧迫感,通常不会出现明显的呼吸急促或头晕等症状。
3.潜在疾病
心慌可能与心房颤动、早搏、心脏瓣膜疾病、心肌病、心力衰竭等心脏疾病有关。此外,某些药物的副作用、甲状腺功能亢进等也可能导致心慌。
心悸除了心脏疾病外,还可能与贫血、低血糖、焦虑症、惊恐发作等非心脏疾病有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