原发性痛经的病因尚不明确,可能与子宫收缩异常、前列腺素分泌过多、精神因素及其他因素有关。
1.子宫收缩异常:
子宫收缩过强或过弱,可能导致子宫缺血、缺氧,从而引起痛经。
子宫收缩不协调,可能导致子宫平滑肌痉挛,进一步加重痛经。
2.前列腺素分泌过多:
前列腺素是一种致痛物质,在原发性痛经患者中,子宫内膜和月经血中前列腺素含量明显高于正常女性。
前列腺素含量升高可能导致子宫平滑肌收缩增强,血管痉挛,从而引起痛经。
3.精神因素:
精神紧张、焦虑、恐惧等情绪可能通过中枢神经系统引起子宫平滑肌收缩,增加痛经的发生风险。
心理压力过大还可能影响患者对疼痛的感知和应对能力,使痛经症状加重。
4.其他因素:
原发性痛经患者可能存在子宫发育不良、子宫位置异常等解剖结构异常。
经期剧烈运动、受寒冷刺激等也可能诱发或加重痛经。
需要注意的是,原发性痛经在青春期多见,常在初潮后1~2年内发病。疼痛多自月经来潮后开始,最早出现在经前12小时,以行经第1日疼痛最剧烈,持续2~3日后缓解。疼痛常呈痉挛性,位于下腹部耻骨上,可放射至腰骶部和大腿内侧。对于青春期原发性痛经患者,如果疼痛严重影响生活和学习,可在医生的指导下使用止痛药缓解症状。同时,患者应注意经期卫生,避免剧烈运动和受寒冷刺激,保持心情愉快,有助于缓解痛经症状。
此外,对于有性生活的女性,痛经还可能与某些妇科疾病有关,如子宫内膜异位症、盆腔炎等。如果痛经症状持续不缓解或伴有其他异常症状,如月经紊乱、性交痛等,应及时就医,进行详细的检查,以排除这些疾病的可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