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叉神经痛是一种在面部三叉神经分布区内反复发作的阵发性剧烈神经痛,在头面部三叉神经分布区域内,发病骤发,骤停、闪电样、刀割样、烧灼样、顽固性、难以忍受的剧烈性疼痛。说话、洗脸、刷牙或微风拂面,甚至走路时都会导致阵发性时的剧烈疼痛。三叉神经痛分为原发性和继发性两种,原发性三叉神经痛较常见。
1.原发性三叉神经痛的病因及发病机制:
目前原发性三叉神经痛的病因及发病机制仍不明确,但目前有几种学说被广泛接受:
神经短路学说:认为原发性三叉神经痛是一种感觉性癫痫样发作,异常放电部位可能在三叉神经脊束核内或中枢其他部位。
血管压迫学说:认为三叉神经痛的发生与三叉神经根受到血管压迫有关。
神经源性学说:认为三叉神经痛的发生与三叉神经节及半月节内神经元的损害有关。
其他学说:目前还存在其他学说,如感染、免疫因素等。
2.继发性三叉神经痛的病因:
可由多种病因引起,如桥小脑角肿瘤、三叉神经半月节区肿瘤、血管性疾病、蛛网膜炎、多发性硬化等。
此外,颅底蛛网膜炎、颅底肿瘤、鼻咽癌等也可导致三叉神经痛。
3.诊断:
根据疼痛的部位、性质、发作情况及神经系统检查,一般可以做出诊断。
但需要与牙痛、舌咽神经痛等疾病相鉴别。
必要时可行头颅CT、MRI等检查,以明确病因。
4.治疗:
治疗方法包括药物治疗、神经阻滞、射频电凝疗法、手术治疗等。
药物治疗是首选的治疗方法,常用的药物有卡马西平、苯妥英钠等。
神经阻滞和射频电凝疗法适用于药物治疗无效或不能耐受药物治疗的患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