习惯性流产是指连续自然流产三次及三次以上者。近年国际上常用复发性流产取代习惯性流产,改为2次及两次以上的自然流产。习惯性流产的原因大多为孕妇黄体功能不全、甲状腺功能减退、先天性子宫畸形、子宫发育异常、宫腔粘连、子宫肌瘤、染色体异常、自身免疫等。以下是对这些原因的具体分析:
1.黄体功能不全
卵巢排卵后,形成黄体,黄体分泌孕激素和雌激素。受孕后,黄体会继续分泌孕激素,以维持妊娠。如果黄体功能不全,孕激素分泌不足,就会导致子宫内膜发育迟缓,影响受精卵的着床,导致早期流产。
2.甲状腺功能减退
甲状腺功能减退时,甲状腺激素分泌不足,会影响胎儿的发育,导致早期流产。
3.先天性子宫畸形
子宫畸形如双角子宫、纵隔子宫、子宫发育不良等,会影响子宫的正常形态和功能,导致受精卵着床困难,容易流产。
4.子宫发育异常
子宫发育异常如子宫过小、子宫畸形、子宫肌瘤等,会影响子宫的正常功能,导致习惯性流产。
5.宫腔粘连
多次人工流产、刮宫等手术,会损伤子宫内膜,导致宫腔粘连。宫腔粘连会影响受精卵的着床和发育,导致流产。
6.子宫肌瘤
子宫肌瘤是女性常见的良性肿瘤,如果肌瘤较大,会影响子宫的正常形态和功能,导致习惯性流产。
7.染色体异常
夫妇双方或一方染色体异常,会导致胚胎发育异常,导致习惯性流产。
8.自身免疫
自身免疫性疾病如系统性红斑狼疮、抗磷脂综合征等,会导致自身抗体产生,攻击胚胎,导致流产。
总之,习惯性流产的原因复杂,需要进行详细的检查和治疗。对于习惯性流产的患者,建议及时就医,进行全面的检查,找出病因,针对性治疗。同时,患者在备孕期间应注意休息,加强营养,保持良好的心态,有助于提高受孕率和保胎成功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