牙齿根部出现凹槽,可能由刷牙方式不正确、牙釉质发育不全、牙周病、咬合问题、龋齿、牙齿结构薄弱等原因所致。
1.刷牙方式不正确
长期采用横向拉锯式刷牙,且用力过大,会损伤牙齿根部的釉质,形成凹槽。牙齿根部的釉质相对薄弱,横向刷牙时,牙刷毛容易对其造成磨损。用力过大时,磨损更加严重,长期积累下来,就会形成明显的凹槽。
2.牙釉质发育不全
牙釉质在发育过程中受到干扰,导致釉质层出现缺陷或薄弱区域,容易形成凹槽。牙釉质的发育受遗传、营养等多种因素影响。如果在发育期间受到不良刺激,如疾病、药物或营养不良等,可能导致釉质发育不全。
3.牙周病
牙周病导致牙龈退缩,牙根暴露,缺乏牙龈保护的牙根容易受到磨损,形成凹槽。牙周病是一种侵犯牙龈和牙周组织的慢性炎症。炎症会导致牙龈退缩,牙根逐渐暴露。
4.咬合问题
牙齿咬合关系异常,如深覆合、深覆盖等,可能导致牙齿根部受到过大的咬合力,形成凹槽。正常的咬合关系能够均匀分散咬合力,保护牙齿。如果咬合关系异常,咬合力可能集中在牙齿的某个部位,如根部。长期受到过大的咬合力,牙齿根部釉质容易磨损,形成凹槽。
5.龋齿
牙齿根部发生龋齿,细菌侵蚀牙釉质和牙本质,形成龋洞,龋洞周围的组织变软,进一步形成凹槽。龋齿是由细菌在牙齿表面形成菌斑,分解食物中的糖分产生酸性物质引起的。酸性物质腐蚀牙齿硬组织,导致牙釉质和牙本质脱矿。
6.牙齿结构薄弱
有些人牙齿本身结构较为脆弱,牙颈部的釉牙骨质界处结构薄弱,容易受到磨损,形成凹槽。牙齿的结构因个体差异而异,有些人牙齿本身较为脆弱。牙颈部的釉牙骨质界处是牙齿结构的薄弱环节。
为了预防和治疗牙齿根部凹槽,建议采取正确的刷牙方式(如竖向刷牙),定期进行口腔检查,及时发现并处理牙周病、龋齿等口腔问题,以及注意调整咬合关系,避免过大的咬合力对牙齿造成损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