伤寒是由伤寒杆菌引起的急性传染病,主要通过粪-口途径传播,好发于夏秋季,多见于儿童和青壮年,潜伏期为1-2周,起病缓慢。典型临床表现包括发热、寒战、出汗、头痛、肌肉疼痛、乏力、食欲不振、便秘、咳嗽、脾大、肝大等。肥达反应对诊断有重要意义。治疗主要包括休息、饮食、对症治疗和抗菌治疗。并发症有肠出血、肠穿孔、中毒性肝炎、中毒性心肌炎等。
根据你提供的信息,回答如下:
1.典型的临床表现:
发热:发热是伤寒最常见的症状,体温可达39℃-40℃,可持续1-2周。
寒战:发热前可出现寒战,体温上升后寒战消失。
出汗:高热时出汗较多,退热时出汗可导致虚脱。
头痛:头痛是常见的症状,多为持续性。
肌肉疼痛:全身肌肉疼痛,尤以腓肠肌为著。
乏力:全身乏力,精神萎靡。
食欲不振:食欲不振,恶心,呕吐,腹胀。
便秘:部分患者可出现便秘。
咳嗽:咳嗽较轻,可有少量白痰。
脾大:脾脏肿大,质软,有压痛。
肝大:肝脏肿大,质软,有压痛。
2.相关信息补充:
伤寒是由伤寒杆菌引起的急性传染病,主要通过粪-口途径传播。
好发于夏秋季,多见于儿童和青壮年。
潜伏期为1-2周,起病缓慢。
血常规检查可见白细胞总数减少,中性粒细胞减少,嗜酸粒细胞减少或消失。
肥达反应对诊断有重要意义,若“O”抗体凝集效价≥1:80,“H”抗体凝集效价≥1:160,或“O”抗体凝集效价≥1:80,“H”抗体凝集效价≥1:160且有动态变化,有助于诊断。
治疗主要包括休息、饮食、对症治疗和抗菌治疗。
并发症有肠出血、肠穿孔、中毒性肝炎、中毒性心肌炎等。
3.关键信息提取:
伤寒的典型临床表现包括发热、寒战、出汗、头痛、肌肉疼痛、乏力、食欲不振、便秘、咳嗽、脾大、肝大等。
肥达反应对诊断有重要意义。
治疗主要包括休息、饮食、对症治疗和抗菌治疗。
并发症有肠出血、肠穿孔、中毒性肝炎、中毒性心肌炎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