维生素D缺乏性佝偻病骨骼改变主要有颅骨软化、鸡胸、肋膈沟、“O”或“X”形腿、手镯或足镯、出牙延迟、腹部膨隆等。
维生素D缺乏性佝偻病是一种由于维生素D摄入不足或缺乏导致的全身性钙磷代谢紊乱性疾病,主要影响骨骼发育。其骨骼改变表现主要有以下几个方面:
1.头部:颅骨软化,多见于3-6个月婴儿,以顶骨和枕骨为明显,手指轻压该处时颅骨稍内陷,松手后颅骨重又弹回,似压乒乓球的感觉,故称乒乓头。
2.胸部:胸廓畸形多见于1岁左右小儿,胸骨和邻近的软骨向前突起,形似鸡胸;严重佝偻病小儿胸廓的下缘形成一水平凹陷,称为肋膈沟或郝氏沟。
3.四肢及脊柱:四肢及脊柱骨骼受重力影响出现畸形,如腕、踝部膨大,形成佝偻病手镯与足镯;会站、行走后,下肢因负重可出现弯曲畸形,呈“O”形或“X”形腿。
4.其他:出牙延迟,可延至1岁出牙,或3岁才出齐;严重佝偻病患儿胸廓畸形,可压迫心肺,影响心肺功能;腹肌张力下降,致腹部膨隆如蛙腹。
需要注意的是,以上内容仅供参考。如果您怀疑自己或家人患有维生素D缺乏性佝偻病,建议及时就医,进行详细的检查和诊断,并在医生的指导下进行治疗。同时,在日常生活中,应注意适当晒太阳,增加户外活动,合理膳食,保证营养均衡,以预防维生素D缺乏性佝偻病的发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