肛门坠胀感可能由经期、内痔发炎、肛窦炎、直肠炎、直肠黏膜脱垂、直肠癌、子宫后位及其他疾病等原因引起。
肛门坠胀感是指想解大便的感觉,重者可表现为里急后重,即实质上无便可排,却反复有便意。这种情况有时是非常典型的医学症状,有时可能是癌症的早期信号,因此需要引起重视。肛门坠胀感可能由以下原因引起:
1.经期:女性在月经期间,由于盆腔充血,可能会出现肛门坠胀感。这是正常的生理现象,通常会在月经结束后自行缓解。
2.内痔发炎:如果内痔核较大,加上肛门括约挤挛,常常会导致水肿、感染、坏死,甚至化脓,引发嵌顿性内痔,从而导致肛门坠胀感。
3.肛窦炎:肛窦与肛瓣发炎也叫肛隐窝炎,是肛管部位感染性疾病的发源病灶。因炎症期的肛乳头水肿、脱出,也常常会有肛门坠胀感。
4.直肠炎:如果慢性结肠炎累及到直肠,可以出现肛门下坠感与排便次数增多。一般病程较长,反复发作,病变程度轻重不一。
5.直肠黏膜脱垂:也叫脱肛,是指肛管、直肠黏膜或直肠、部分乙状结肠向下移位,脱出肛门外的一种疾病,病情严重的患者,除了排便用力时会导致直肠黏膜脱出外,在咳嗽、下蹲、排气等情况下,也会出现直肠黏膜脱出。
6.直肠癌:直肠癌病情较为严重时,癌肿侵犯肛管,也会导致肛门坠胀感。
7.子宫后位:如果子宫后位,月经期可出现肛门坠胀感,月经结束后可逐渐消失。
8.其他:盆腔炎、骶骼关节炎、前列腺炎等疾病,也可能导致肛门坠胀感。
需要注意的是,肛门坠胀感可能是多种疾病的症状之一,如果症状持续不缓解或伴有其他不适,建议及时就医,以便明确病因,进行针对性治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