感冒出汗多可能与机体自我调节、服用退烧药物或气血不足等因素有关,可通过及时擦干汗液、物理降温、加强营养、服用药物等方式来缓解。
当身体因为受凉、淋雨或过度疲劳导致抵抗力下降时,病原体容易入侵机体,从而引发炎症反应,在炎症因子的刺激下,体温会发生波动,这时体温调节中枢会启动应激反应,通过排汗来带走体内的热量,以达到降低体温的作用。
2、服用退烧药物
这种属于药物正常反应,患者在出汗后注意检测体温变化即可。如果使用退烧药物后仍没有降至正常体温或反复高烧,需前往医院进一步完善血常规、C反应蛋白等相关检查,待明确病因后对因治疗,比如病毒感染者,可配合双黄连口服液、银翘解毒片或抗病毒口服液等药物治疗。
从中医角度来讲,有些人体内气血不足,导致水分固摄能力下降,无法收敛汗液,也容易引起出汗的症状,且在感冒期间因为生病导致身体更加虚弱,这种情况下出汗的现象可能就比较明显。
这类患者平时应注意加强营养,多进食补气血的食物,比如红枣、猪肝、牛肉、莲子、龙眼等。另外,还可遵医嘱服用十全大补丸、八珍丸或人参养荣丸等温补气血药物,来改善气血不足的症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