慢性肾盂肾炎的病因主要为细菌感染,其次为尿路梗阻、机体免疫力下降等,临床表现主要有泌尿系统症状、全身症状、肾小管功能障碍及慢性肾衰竭等。
慢性肾盂肾炎是一种由细菌感染引起的肾脏疾病,其病因和临床表现较为复杂。以下是对慢性肾盂肾炎的病因和临床表现的具体分析:
1.病因
感染:主要由细菌感染引起,常见的致病菌包括大肠埃希菌、变形杆菌、克雷伯杆菌等。这些细菌可通过上行感染、血行感染、淋巴道感染或直接感染等途径进入肾盂和肾实质,引发炎症。
尿路梗阻:如输尿管结石、狭窄、肿瘤等,可导致尿液排泄不畅,肾盂内压力增加,有利于细菌生长和感染的发生。
机体免疫力下降:如患有糖尿病、艾滋病等免疫系统疾病,或长期使用免疫抑制剂等药物,可导致机体免疫力下降,增加感染的易感性。
其他因素:如尿路器械检查、尿道口周围炎症、肾盂肾炎病史等,也可能增加慢性肾盂肾炎的发生风险。
2.临床表现
泌尿系统症状:包括尿频、尿急、尿痛等膀胱炎症状,或腰痛、肾区不适等肾盂肾炎症状。部分患者可出现血尿。
全身症状:如发热、寒战、头痛、恶心、呕吐等,体温多在38℃以上。
肾小管功能障碍:部分患者可出现肾小管功能障碍,如夜尿增多、低比重尿、尿渗透压降低等。
慢性肾衰竭:病情迁延不愈可导致肾功能逐渐恶化,最终发展为慢性肾衰竭。
需要注意的是,慢性肾盂肾炎的临床表现可能因个体差异而有所不同,部分患者可能无明显症状,仅在体检或检查其他疾病时发现。此外,对于特殊人群,如孕妇、老年人、免疫力低下者等,慢性肾盂肾炎的症状可能不典型,容易被忽视或误诊。
对于慢性肾盂肾炎的治疗,主要包括以下几个方面:
1.抗菌药物治疗:根据药敏试验选择敏感的抗菌药物,疗程一般为2周左右。在治疗过程中,需注意药物的不良反应和耐药性。
2.去除病因:积极治疗尿路梗阻、结石等原发病,保持尿路通畅。
3.对症治疗:缓解泌尿系统症状,注意休息,加强营养支持。
4.预防复发:注意个人卫生,勤换内裤,避免憋尿,定期复查尿常规和肾功能。
总之,慢性肾盂肾炎是一种需要及时诊断和治疗的疾病。对于有泌尿系统感染症状或怀疑有慢性肾盂肾炎的患者,应及时就医,进行相关检查和治疗。同时,注意预防感染,保持良好的生活习惯,对预防慢性肾盂肾炎的发生和复发也非常重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