脊髓型颈椎病是一种严重的颈椎病,可导致脊髓受压或缺血,引起多种症状,如感觉障碍、运动障碍、反射异常、大小便功能障碍等。治疗方法包括保守治疗和手术治疗,日常生活中应注意保持良好姿势、选择合适枕头、避免颈部受伤、加强颈部肌肉锻炼、注意颈部保暖等。
脊髓型颈椎病是颈椎病中较为严重的类型,多由颈椎间盘突出、椎体后缘骨刺、黄韧带肥厚、椎管狭窄等原因导致脊髓受压或缺血,进而引起脊髓功能障碍。以下是脊髓型颈椎病的常见表现:
1.感觉障碍:患者可能出现上肢或下肢麻木、无力、沉重感等,甚至会出现针刺感、烧灼感、蚁行感等异常感觉。
2.运动障碍:主要表现为四肢无力、僵硬、不灵活,如持物不稳、容易掉落,行走时步态异常,甚至出现下肢发软、易摔倒等。
3.反射异常:可出现病理反射,如Hoffmann征、髌阵挛、踝阵挛等。
4.大小便功能障碍:部分患者可能出现尿急、尿频、排尿无力、尿潴留或大小便失禁等。
5.其他症状:还可能伴有颈部疼痛、上肢放射痛、头晕、恶心、呕吐等症状。
需要注意的是,脊髓型颈椎病的症状可能会逐渐加重,严重影响生活质量。如果出现上述症状,尤其是中老年人,应及时就医,进行详细的检查和诊断。治疗方法包括保守治疗和手术治疗,具体治疗方案应根据病情的严重程度、患者的年龄、症状等因素综合考虑。
此外,对于脊髓型颈椎病患者,日常生活中应注意以下几点:
1.保持良好的姿势,避免长时间低头、仰头或伏案工作。
2.选择合适的枕头,高度适中,以保持颈椎的正常曲度。
3.避免颈部受伤,如避免急刹车、突然转头等。
4.加强颈部肌肉的锻炼,可进行颈部保健操等。
5.注意颈部保暖,避免着凉。
脊髓型颈椎病的治疗需要专业医生的指导,患者应积极配合治疗,同时注意日常生活中的护理,以缓解症状,提高生活质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