原发性甲减是由于甲状腺腺体本身病变引起的甲减,约占全部甲减的95%以上,其病因包括自身免疫性损伤、甲状腺破坏、碘过量、抗甲状腺药物、基因突变等,症状有代谢率降低、心血管系统异常、内分泌系统异常、黏液性水肿昏迷等,诊断主要依靠甲状腺功能检查、甲状腺自身抗体检测和影像学检查,治疗方法是替代治疗,即补充左甲状腺素,定期复查,调整药物剂量,同时注意病因治疗和生活方式调整。
原发性甲减是由于甲状腺腺体本身病变引起的甲减,约占全部甲减的95%以上。以下是关于原发性甲减的一些信息:
1.病因:
自身免疫性损伤:最常见的原因,如桥本甲状腺炎、产后甲状腺炎等。
甲状腺破坏:手术、放射性碘治疗等。
碘过量:长期过量碘摄入可能导致甲状腺自身抗体产生,从而引起甲减。
抗甲状腺药物:如锂盐、硫脲类等,长期使用可能导致甲减。
基因突变:某些基因突变也可能导致甲状腺功能减退。
2.症状:
代谢率降低:畏寒、乏力、手足肿胀感、少汗、动作缓慢、精神萎靡、记忆力减退、食欲减退、腹胀、便秘等。
心血管系统:心动过缓、心音低弱、心包积液等。
内分泌系统:女性月经过多、经期延长,甚至闭经;男性阳痿、性欲减退。
黏液性水肿昏迷:在感染、寒冷、手术、麻醉等应激情况下,出现嗜睡、低体温、呼吸减慢、心动过缓、血压下降、四肢肌力减退、腱反射减弱或消失,甚至昏迷、休克。
3.诊断:
甲状腺功能检查:血清促甲状腺激素(TSH)升高、游离甲状腺素(FT4)降低。
甲状腺自身抗体检测:如甲状腺过氧化物酶抗体(TPOAb)、甲状腺球蛋白抗体(TgAb)阳性。
影像学检查:如甲状腺超声、甲状腺核素扫描等,有助于了解甲状腺的形态和功能。
4.治疗:
替代治疗:左甲状腺素(L-T4)是治疗原发性甲减的首选药物,从小剂量开始,逐渐增加剂量,直至达到满意的治疗效果。
定期复查:需要定期复查甲状腺功能,根据结果调整药物剂量。
病因治疗:对于桥本甲状腺炎等自身免疫性疾病引起的甲减,可能需要使用免疫抑制剂等治疗。
注意事项:避免过度劳累、感染、寒冷等应激情况,适当补充碘盐。
5.危害:
影响代谢:导致代谢率降低,影响身体各个系统的功能。
心血管系统:长期甲减可能增加心血管疾病的风险。
生育问题:女性甲减可能导致月经不调、不孕;男性甲减可能影响精子质量。
认知障碍:严重甲减可能影响认知功能,导致记忆力下降、智力减退等。
6.预防:
避免碘过量摄入。
积极治疗自身免疫性疾病。
合理使用抗甲状腺药物。
定期体检,早发现、早治疗。
总之,原发性甲减是一种常见的疾病,需要及时诊断和治疗。患者应遵医嘱服药,定期复查,保持良好的生活习惯,以提高生活质量。对于高危人群,如自身免疫性疾病患者、接受放射性碘治疗者等,应密切关注甲状腺功能,以便早发现、早治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