气血两虚常用的中成药有八珍丸、十全大补丸、归脾丸,均有补气益血或温补气血等功效,但需遵医嘱使用,同时注意饮食和生活习惯的改善。
气血两虚是中医病症名,指气血均亏损不足的证候。临床表现为面色淡白或萎黄,头晕眼花,心悸失眠,唇甲色淡,舌淡苔白,脉细弱等。对于气血两虚的调理,中医常用的中成药有八珍丸、十全大补丸、归脾丸等。以下是对这些药物的详细介绍:
1.八珍丸:由党参、白术(炒)、茯苓、炙甘草、当归、白芍、川芎、熟地黄组成。具有补气益血的功效。用于气血两虚,面色萎黄,食欲不振,四肢乏力,月经过多。
2.十全大补丸:由党参、白术(炒)、茯苓、炙甘草、当归、白芍(酒炒)、川芎、熟地黄、炙黄芪、肉桂组成。具有温补气血的功效。用于气血两虚,面色苍白,气短心悸,头晕自汗,体倦乏力,四肢不温,月经量多。
3.归脾丸:由党参、白术(炒)、炙黄芪、炙甘草、茯苓、远志(制)、酸枣仁(炒)、龙眼肉、当归、木香、大枣(去核)组成。具有益气健脾,养血安神的功效。用于心脾两虚,气短心悸,失眠多梦,头昏头晕,肢倦乏力,食欲不振,崩漏便血。
需要注意的是,以上药物的使用应在医生的指导下进行,根据个人体质和病情的不同,可能需要调整用药剂量或种类。此外,对于气血两虚的调理,除了药物治疗外,还应注意饮食调理和生活习惯的改善。在饮食方面,应多吃一些具有补血作用的食物,如红枣、桂圆、阿胶、黑芝麻等。在生活习惯方面,应注意保持充足的睡眠,避免过度劳累和情绪波动。
总之,气血两虚是一种常见的中医病症,对于气血两虚的调理,应采取综合治疗的方法。在使用药物治疗的同时,还应注意饮食调理和生活习惯的改善。如果症状较为严重,建议及时就医,以便进行更加系统的治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