踝关节“骨折—脱位”若处理不当,可导致创伤性关节炎、关节僵硬、踝关节不稳、下肢深静脉血栓形成、肌肉萎缩、疼痛、畸形等多种后期并发症。
踝关节“骨折—脱位”是一种常见的关节内损伤,若处理不当,可导致多种后期并发症,影响患者的生活质量。以下是一些常见的并发症:
1.创伤性关节炎:这是由于骨折脱位导致的关节面不平整,长期磨损引起的关节炎。患者会出现疼痛、肿胀、僵硬等症状,严重影响关节功能。
2.关节僵硬:由于骨折后长时间固定,关节周围的肌肉、肌腱等组织会发生粘连,导致关节活动受限。
3.踝关节不稳:骨折脱位可能会损伤踝关节周围的韧带,导致踝关节稳定性下降,容易出现扭伤、再次脱位等情况。
4.下肢深静脉血栓形成:长期卧床、肢体活动减少等因素,容易导致下肢静脉血液回流不畅,形成血栓。
5.肌肉萎缩:由于长期固定和缺乏运动,患肢的肌肉会逐渐萎缩,影响肢体的力量和功能。
6.疼痛:骨折脱位后的疼痛可能会持续存在,尤其是在活动后或天气变化时。
7.畸形:如果骨折脱位得不到及时纠正,可能会导致畸形愈合,影响外观和功能。
为了预防这些并发症的发生,患者在治疗后需要注意以下事项:
1.早期进行康复训练:在医生的指导下,尽早进行关节活动度、肌肉力量等方面的康复训练,促进关节功能的恢复。
2.注意保护关节:避免长时间站立、行走,避免过度负重,避免进行剧烈的运动。
3.定期复查:按照医生的建议定期进行复查,了解骨折愈合情况和关节功能恢复情况。
4.积极治疗其他并发症:如果出现下肢深静脉血栓形成等并发症,应及时进行治疗。
5.注意保暖:寒冷天气注意保暖,避免关节受凉。
6.心理调节:保持良好的心态,积极面对疾病,有助于促进康复。
总之,踝关节“骨折—脱位”的后期并发症对患者的生活质量有很大影响,因此需要引起重视。患者在治疗后应注意保护关节,积极进行康复训练,定期复查,如有不适及时就医。同时,医生在治疗过程中也应注意预防并发症的发生,提高治疗效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