髌骨骨折后消肿的方法主要包括以下几点:
1.抬高患肢:休息时应将患肢抬高,高于心脏水平,以促进血液回流,减轻肿胀。
2.冷敷:在伤后72小时内,可间断冷敷,每次15-20分钟,以缓解疼痛和肿胀。
3.加压包扎:如果肿胀明显,可在医生的指导下进行加压包扎,以减少出血和肿胀。
4.药物治疗:可在医生的指导下使用活血化瘀、消肿止痛的药物,如云南白药、三七片等。
5.物理治疗:如超短波、红外线等,可以促进局部血液循环,缓解肿胀和疼痛。
6.手术治疗:如果髌骨骨折严重,或手法复位后不稳定,需要进行手术治疗。手术后也需要进行适当的消肿治疗。
需要注意的是,髌骨骨折后的消肿需要一定的时间,患者应保持耐心,按照医生的指导进行治疗和康复。同时,在治疗过程中,应避免患肢过度活动,以免影响骨折愈合。如果肿胀持续不消退或出现加重,应及时就医,以便调整治疗方案。
此外,对于老年人、糖尿病患者等特殊人群,由于身体状况较差,髌骨骨折后的消肿时间可能会更长,治疗难度也会更大。因此,对于这些人群,应更加重视治疗和护理,积极控制血糖、血压等基础疾病,以促进骨折愈合和恢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