视力恢复的训练方法包括远方凝视、晶体操、推拿操、补充视力营养、注意用眼卫生、定期检查视力等,这些方法只能起到辅助作用,不能治愈近视,已近视应及时就医。
视力恢复的训练方法主要包括以下几种:
1.远方凝视:
找一处10米以外的草地或绿树:绿色由于波长较短,成像在视网膜之前,促使眼部调节放松、眼睫状肌松弛,减轻眼疲劳。不要眯眼,也不要总眨眼,排除杂念、集中精力、全神贯注的凝视25秒,辨认草叶或树叶的轮廓。接着把左手掌略高于眼睛前方30厘米处,逐一从头到尾看清掌纹,大约5秒。看完掌纹后再凝视远方的草地或树叶25秒,然后再看掌纹。10分钟时间反复20次,一天做三回,视力下降厉害的要增加训练次数。
2.晶体操:
转眼:双手托腮,让眼球按上、下、左、右的顺序转动10次,接着再逆时针、顺时针各转动10次。
找一幅3米外的景物(如:墙上的字画等):同时举起自己的左手距眼睛略高处伸直(约30厘米),看清手掌手纹后,再看清远物,尽量快速的在二者间移动目光,往返20次。
3.推拿操:
采取坐式或仰卧式均可:将两眼自然闭合,然后依次按摩眼睛周围的穴位。要求取穴准确、手法轻缓,以局部有酸胀感为度。
揉天应穴:用双手大拇指轻轻揉按天应穴(眉头下面、眼眶外上角处)。
挤按睛明穴:用一只手的大拇指轻轻揉按睛明穴(鼻根部紧挨两眼内眦处)先向下按,然后又向上挤
揉四白穴:用食指揉按面颊中央部的四白穴(眼眶下缘正中直下一横指)。
按太阳穴、轮刮眼眶:用拇指按压太阳穴(眉梢和外眼角的中间向后一横指处),然后用弯屈的食指第二节内侧面轻刮眼眶一圈,由内上->外上->外下->内下,使眼眶周围的攒竹鱼腰、丝竹空、瞳子寥、球后、承泣等穴位受到按摩。对于假性近视、或预防近视眼度数的加深有好处。
4.补充视力营养:
医学研究表明,近视的发生与发展与饮食中缺乏铬、钙等微量元素有关。因此,为预防近视,应注意饮食的调配:
铬:缺铬易发生近视,铬能激活胰岛素,使胰岛发挥最大生物效应,如人体铬含量不足,就会使胰岛素调节血糖功能发生障碍,血浆渗透压增高,致使眼球晶状体、房水的渗透压增高和屈光度增大,从而诱发近视。铬多存在于糙米、麦麸之中,动物的肝脏、葡萄汁、果仁含量也较为丰富。
钙:钙是骨骼的主要构成成分,也是巩膜的主要构成成分。钙的含量较高对增强巩膜的坚韧性起主要作用。食物中牛骨、猪骨、羊骨等动物骨骼含钙丰富,且易被人体吸收利用。其他如乳类、豆类产品、虾皮、虾米、鸡蛋、油菜、小白菜、花生米、大枣等含钙量也较多。
维生素:是人体必需的营养物质。虽然人体对它们的需求量很小,但它们在人体物质和能量代谢中起着极为重要的作用。用食疗方法治疗近视时,应适当多补充些维生素A、B1、B2、C、及E。富含维生素的食品有蛋、奶、肉、鱼、肝脏和新鲜的蔬菜、水果。
5.注意用眼卫生:
光线须充足:光线要充足舒适,光线太弱而因字体看不清就会越看越近。
反光要避免:书桌边应有灯光装置,其目的在减少反光以降低对眼睛的伤害。
阅读时间勿太长:无论做功课或看电视,时间不可太长,以每三十分钟休息片刻为佳。
坐姿要端正:不可弯腰驼背,越靠近或趴着做功课易造成睫状肌紧张过度,进而造成近视。
看书距离应适中:书与眼睛之间的距离应以30公分为准,且桌椅的高度也应与体格相配合,不可勉强将就。
6.定期检查视力:
定期做视力检查,并根据视力检查结果及时调整眼镜度数。
如果视力已经下降,应及时就医,进行进一步的检查和治疗。
需要注意的是,这些训练方法并不能完全治愈近视,只能起到一定的辅助作用。如果已经近视,应及时就医,采取正确的治疗方法。同时,保持良好的用眼习惯也是预防近视的重要措施。
此外,对于儿童和青少年来说,家长应该关注孩子的用眼情况,定期带孩子进行视力检查,及时发现问题并采取措施。同时,家长也应该教育孩子养成良好的用眼习惯,如保持正确的读写姿势、控制用眼时间、多参加户外活动等。
总之,视力恢复的训练方法需要长期坚持,同时也需要注意用眼卫生和定期检查视力。如果视力问题较为严重,应及时就医,采取正确的治疗方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