过敏性紫癜是一种常见的血管变态反应性疾病,可能与以下因素有关。
1.感染:
细菌:以β-溶血性链球菌最为常见,其次有金黄色葡萄球菌、结核杆菌、伤寒杆菌、肺炎球菌和假单胞菌等。
病毒:常见的为流感病毒、风疹病毒、麻疹病毒、水痘病毒和肠道病毒等。
寄生虫:以蛔虫感染最为多见,其次为钩虫、鞭虫、绦虫、血吸虫等。
2.食物:
主要是机体对异性蛋白过敏所致,如鱼、虾、蟹、蛋、鸡、牛奶等。
3.药物:
抗生素类:如青霉素、头孢菌素、磺胺类等。
解热镇痛药:如阿司匹林、吲哚美辛、保泰松等。
其他:如抗心律失常药、抗组胺药、阿托品、碘化物、疫苗等。
4.其他:
寒冷刺激、花粉吸入、昆虫咬伤、疫苗接种、精神紧张等。
过敏性紫癜的治疗主要包括以下几个方面。
1.去除病因:
停止接触可疑的过敏原。
控制感染。
避免食用可疑的食物和药物。
2.抗过敏治疗:
抗组胺药:如氯雷他定、西替利嗪等。
糖皮质激素:如泼尼松、地塞米松等。
免疫抑制剂:如环磷酰胺、硫唑嘌呤等。
3.对症治疗:
腹痛者可使用阿托品、山莨菪碱等缓解疼痛。
关节痛者可使用非甾体抗炎药,如布洛芬、吲哚美辛等。
肾脏受累者可使用血管紧张素转换酶抑制剂或血管紧张素Ⅱ受体拮抗剂,如卡托普利、缬沙坦等。
4.其他治疗:
如出现严重的并发症,如消化道出血、急性肾损伤等,可能需要进行相应的治疗。
过敏性紫癜的预后取决于病情的严重程度和治疗是否及时、恰当。大多数患者预后良好,少数患者可能会出现肾脏损害等并发症。
对于过敏性紫癜患者,应注意休息,避免劳累和感染,避免食用可疑的食物和药物。同时,应密切观察病情变化,如有不适及时就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