水疱型手癣由皮肤癣菌感染引起,夏季多发,表现为手掌或手指侧面水疱,疱液澄清,水疱干涸后形成环状鳞屑,伴有瘙痒,可反复发作。诊断需结合临床症状和真菌检查。治疗以外用药物为主,可选择抗真菌药膏或霜剂,水疱较大时可先湿敷,顽固病例或外用药物效果不佳者可口服抗真菌药物。水疱型手癣具有传染性,应注意个人卫生,避免交叉感染。
1.病因
水疱型手癣主要由红色毛癣菌、须癣毛癣菌等皮肤癣菌感染引起。此外,接触癣病患者的污染物、自身感染(如足癣)、长期使用免疫抑制剂等也可能导致发病。
2.症状
常发生在夏季,表现为手掌或手指侧面出现水疱,水疱壁厚,疱液澄清,水疱干燥后形成环状鳞屑。水疱可融合成多房性水疱,常伴有明显瘙痒。水疱型手癣可反复发作,若继发细菌感染,可出现脓疱、红肿、疼痛等症状。
3.诊断
根据临床症状和真菌检查结果可明确诊断。真菌检查包括直接镜检和培养,取疱液或鳞屑进行检查,若发现真菌即可确诊。
4.治疗
水疱型手癣的治疗以外用药物为主,可选择抗真菌药膏或霜剂,如酮康唑、克霉唑、特比萘芬等。若水疱较大,可先用硼酸溶液或呋喃西林溶液湿敷,待水疱干涸后再外用药物。对于顽固病例或外用药物效果不佳者,可口服抗真菌药物,如伊曲康唑、特比萘芬等。
5.预防
水疱型手癣具有传染性,应注意个人卫生,保持手足清洁干燥,避免与他人共用毛巾、拖鞋等物品。同时,积极治疗足癣等其他癣病,以减少感染的机会。
总之,水疱型手癣是一种常见的皮肤病,患者应及时就医,遵医嘱治疗。同时,要注意个人卫生,避免交叉感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