性激素六项参考值包括:卵泡刺激素(FSH),一般在卵泡期为1.5-10mIU/ml,排卵期为8-20mIU/ml,黄体期为2-10mIU/ml;黄体生成素(LH),卵泡期为2-15mIU/ml,排卵期为20-100mIU/ml,黄体期为4-10mIU/ml;催乳素(PRL),非孕期一般小于25ng/ml;雌二醇(E2),卵泡期为25-100pg/ml,排卵期为100-300pg/ml,黄体期为50-200pg/ml;孕酮(P),卵泡期为0.2-0.6ng/ml,黄体期为6.5-32.2ng/ml;睾酮(T),一般在0.2-0.9ng/ml之间。
1.卵泡刺激素(FSH)
其水平在月经周期中会发生变化。在卵泡期,FSH促进卵泡发育和成熟;排卵期达到一定峰值,有助于排卵;黄体期则处于相对较低水平。FSH水平异常可能提示卵巢功能问题,如过高可能反映卵巢功能减退。
2.黄体生成素(LH)
同样在周期中波动。在卵泡期缓慢上升,排卵期急剧升高,与FSH协同作用引发排卵,黄体期下降。LH异常可影响排卵和黄体功能。
3.催乳素(PRL)
高催乳素血症可能导致月经紊乱、泌乳等。生理状态如睡眠、应激等可能轻度影响其水平,但持续升高需进一步检查和评估。
4.雌二醇(E2)
反映卵泡发育和雌激素水平。在卵泡发育过程中逐渐升高,排卵期达高峰,黄体期维持一定水平。E2水平异常可能影响生殖功能和子宫内膜状态。
5.孕酮(P)
主要由黄体分泌。黄体期孕酮水平升高,对维持妊娠有重要作用。孕酮水平可用于判断黄体功能和是否排卵。
6.睾酮(T)
虽然在女性体内水平较低,但过高可能导致多毛、痤疮等雄激素过多表现,可能与多囊卵巢综合征等疾病相关。
需要注意的是,不同实验室的检测方法和仪器可能导致参考值略有差异,临床解读时应结合个体症状、体征以及其他检查结果综合判断。如果对性激素六项结果有疑问,应咨询专业医生以获得准确的解释和建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