女性后腰酸痛可能是由于盆腔炎、骨质增生和肾结石等疾病引起,需要根据具体病因行针对性措施,具体如下:
1、盆腔炎
临床上盆腔炎主要由于病原体上行侵袭盆腔,从而引起感染所致,主要致病菌包括淋病奈瑟菌、沙眼衣原体、金黄色葡萄球菌等,正常情况下,部分病菌可寄居于女性阴道内,与机体相安无事,若患者免疫力低下、内分泌紊乱,便可导致外部或内部病菌上行侵入盆腔,致使盆腔炎,其主要症状为下腹部、腰部酸痛感,若盆腔积液,还可引起腹部下坠感。临床上需要应用抗生素进行治疗,如注射用阿奇霉素、注射用盐酸头孢甲肟、注射用头孢呋辛钠等,若药物治疗效果微弱、脓肿持续存在或破裂,届时需要应用手术治疗,如切开排脓、保守性手术、全子宫及附件切除术等。
2.骨质增生
骨质增生临床上绝大部分是由于骨关节炎、力学刺激或其它自身免疫性疾病等因素引起,致使人体关节边缘逐渐出现呈唇样向外突起的骨质增生,若患者骨质发生于后腰部,在睡觉、弯腰时,增生处便可能刺激周围神经、血管和皮肤,引起酸痛、麻木、肿胀和活动受限等症状。针对于疼痛症状,临床上可应用非甾体抗炎药物进行缓解,如布洛芬片、塞来昔布胶囊等。若疼痛症状严重、骨刺压迫周围神经、血管或肌腱,届时便需要应用手术治疗,临床上可行微创关节镜手术祛除骨刺或行开放手术治疗。
3.肾结石
肾结石临床上致病因素与机体代谢异常、尿路梗阻、尿路感染等密切相关,这些因素可引起尿液中成石物质浓度增高,呈过饱和状态,从而析出结晶在局部生长、积聚,最终形成结石。若患者肾结石较小,会引起腰部程度较轻的疼痛或酸痛感,若肾结石过大,则会引起严重的肾绞痛。临床上可应用非甾体抗炎药物缓解疼痛症状,如双氯芬酸钠缓释片、吲哚美辛片、塞来昔布胶囊等。且可应用手术治疗直接消除病灶,从根源上解决疼痛问题,如体外冲击波碎石术、经皮肾镜碎石术、输尿管镜碎石取石术等。
盆腔炎患者恢复期应进食高热量、高蛋白、高维生素食物,同时注意休息,保证睡眠,增加适量运动以增强免疫力,且此期间需要避免性生活。骨质增生患者日常上则尤为需要注意保暖,以免增生处受寒冷刺激,导致疼痛症状进一步加剧,疼痛急性发作时,可局部冷敷患处,并进行按摩帮助缓解。肾结石患者日常上需要多饮水,以利于小结石排出。饮食上避免进食高嘌呤食物,同时增加适当运动以增强免疫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