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便肛门撕裂疼一般是由于便秘、痔疮、肛裂等原因引起,需对因进行处理。
1、便秘
若患者久坐、久站,摄入膳食纤维量较少等,易引起便秘。便秘患者胃肠蠕动速度减慢,导致大便干结,在肠道内积聚,堵塞在直肠下端,难以排出,用力排出时,会损伤肛门处黏膜,会导致肛门处出现撕裂痛。
便秘患者应避免久坐、久站。多食用香蕉、火龙果、西蓝花、油麦菜等富含膳食纤维素的食物。其次可以遵医嘱服用聚乙二醇4000散、乳果糖口服溶液、通便灵胶囊等药物治疗,促进大便排出,缓解不适。
2、痔疮
痔疮的形成与长时间排便、肥胖等原因有关。痔疮患者肛门部位存在痔赘,会出现充血、肿大的情况,当排便时,大便会摩擦痔赘,导致痔赘破损,从而出现上述症状。
痔疮患者平时应保持良好的排便习惯,适当进行跳绳、爬楼梯、跑步等有氧运动,将体重控制在正常范围内。还可遵照医嘱使用复方消痔栓、消痔栓、醋酸氯己定痔疮栓等栓剂治疗,减轻病情。
3、肛裂
肛裂的发生一般是由于机械性因素、感染等因素引起。在大便时,粪便会刺激肛裂裂口内的神经末梢,会引起烧灼样、撕裂样疼痛。
患者应保护肛门部位的皮肤,防止局部再次受到外力作用,加重损伤。存在剧烈疼痛的患者可在专业医生的指导下在局部使用酮洛芬凝胶、双氯芬酸二乙胺乳胶剂等抗炎止痛药物治疗,可缓解疼痛。
此外,出现此现象还可能与肛管狭窄有关。肛门、肛管处的慢性炎症会导致局部发生粘连,从而引起肛门狭窄。患者在大便时,大便会撕裂肛管处的皮肤,从而出现剧烈疼痛。患者可通过扩肛术、放射切口瘢痕松解术等手术方式治疗。患者日常还需注意肛门部位的卫生,防止继发感染,若不适症状进一步加重,需及时就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