急性应激反应的危害有哪些?

管理员 2025-07-03 07:10:30 2

急性应激反应常因创伤性事件场景或感受反复出现在意识或梦境中,让患者痛苦不堪,甚至严重影响患者生活和工作,急性应激反应可能引起神经内分泌,神经免疫,神经生化等诸多病理生理过程的改变:

第一、蓝斑-交感-肾上腺髓质反应,可引起紧张和焦虑。

第二、下丘脑垂体肾上腺皮质反应,急性应激,可引起脑干网状上行激活系统兴奋。

第三、应激对免疫影响主要为抑制性,进而影响中枢神经系统免疫调节。

第四、急性应激可引起海马和前脑皮质,脑神经颗粒素含量,及磷酸化水平增高,导致个体出现抑郁,焦虑样行为。

点赞
相关资源

心理应激反应影响因素 2025-07-03

心理应激反应的影响因素主要包括遗传易感性、早期童年经历、社会支持水平、人格特质、认知应对方式等。1.遗传易感性个体携带的基因变异,如与情绪调节、压力响应相关的基因,可能影响大脑神经递质平衡,进而影响心理应激反应。2.早期童年经历早期的创伤经历可能导致个体形成错


心理应激反应影响因素 2025-07-03

心理应激反应的影响因素包括个性因素、应激性事件、社会支持、应对方式、生理因素等。1.个性因素个体的心理素质和性格特点对心理应激反应有一定影响。例如,自卑、敏感、多疑等性格特质容易导致个体在面对压力时出现紧张、焦虑等不良情绪。2.应激性事件应激性事件的性质、强度


如何预防急性应激反应? 2025-07-03

预防急性应激反应方法:第一、自我调节,了解自己才能在面对紧急事件时更好地进行自我调节,避免消极情绪、急性应激反应。第二、多与他人交往,可以适当地向他人倾诉,是缓解压力不错的选择。第三、承认现实,尊重现实,不抱怨,通过努力局部改变现实,不能改变的就接受。第四


急性应激反应的患者需要注意什么? 2025-07-03

急性应激反应的患者需要注意平日里培养健康心理,增强自我保护意识,从而提高应对应激事件能力。在精神创伤性事件发生后,由专业人及早给予危机干预,提供脱离创伤环境,加强社会支持,患者一经脱离创伤情景,并得到适当的支持后,包括获得理解、同情,以及获得机会描述发生的


急性应激反应能治好吗? 2025-07-03

急性应激反应经及时治疗,预后良好,精神状态可完全恢复正常,一个人如果在日常生活中突然遭受到亲人去世、家庭破裂、身患重大疾病、重大自然灾害等精神打击,就会出现急性应激障碍症状,表现为茫然、愤怒、绝望、心跳加快等等,容易产生脾气暴躁、焦虑、抑郁等不良情绪,支持


急性应激反应会复发吗? 2025-07-03

急性应激反应会复发,急性应激反应复发原因:第一、再次遭遇到严重的生活事件,就会导致急性应激反应再次发生,并且可能会发展成为焦虑症或抑郁症。第二、生活工作压力太大,影响到神经调节功能,也会导致复发。第三、健康状况不佳,身体免疫力下降。第四、经济出现问题,突然


急性应激反应怎么治疗? 2025-07-03

急性应激反应治疗方法:第一、首先要支持治疗,很多患者一经脱离创伤情境,并得到适当支持治疗后,包括获得理解和同情,以及获得机会描述发生的事情和自己反应,便可立即康复,一些病人通过多次诉说自身经历,可以显著减轻症状,亲朋好友通常可以提供这种服务。第二、心理治疗


急性应激反应的症状有哪些? 2025-07-03

急性应激反应临床表现,最核心症状即创伤性重现体验,回避与麻木,高度警觉状态,还有分离症状,如情感反应迟钝、意识清晰度下降、不真实感、分离性遗忘、人格解体或现实解体等,一般表现为在经历精神创伤性事件后,出现茫然,注意狭窄,不能领会外在刺激,定向错误,甚至可达


急性应激反应如何诊断? 2025-07-03

急性应激反应诊断主要依靠临床特征,实验室及其辅助检查尚无肯定诊断标准,ICD10诊断要点异乎寻常应激原的出现与症状发生之间,必须有明确时间上联系,症状一般在数分钟内出现,此外急性应激反应症状常为混合性,有变化临床相,除了初始阶段的茫然症状外,还可有抑郁、焦虑、


什么是急性应激反应? 2025-07-03

急性应激反应及急性应激障碍简称ASD,是指在遭受剧烈严重的精神创伤性事件后,数分钟或数小时内产生一过性精神障碍,一般在数天或一周内缓解,最长不超过一个月。ASD在各个年龄阶段均可发生,多见于青壮年,男女发病的几率无明显差异,临床上主要表现为具有强烈恐惧体验的精神

返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