牙肉肿痛可能与食物嵌塞、上火、智齿冠周炎、牙周炎、根尖周炎等原因有关,可以采取一般治疗、药物治疗、拔牙、根管治疗等方法治疗。
1.食物嵌塞
当食物残渣(如肉丝、蔬菜纤维等)卡在牙齿之间或牙齿与牙龈之间时,会压迫并刺激牙龈,导致牙龈红肿、疼痛,甚至出血,长时间的食物嵌塞还可能引起牙龈炎症和口臭。
建议使用牙线或牙缝刷定期清理牙缝,避免食物残留;饭后漱口,保持口腔卫生。若症状持续,应及时就医,由专业医生进行清理和治疗。
2.上火
上火指的是体内阴阳失衡,导致身体出现一系列不适症状,包括牙龈肿痛、口腔溃疡等,可能与饮食习惯(如过多摄入辛辣、油腻食物)、生活作息不规律、精神压力大等因素有关。
患者应调整饮食,多吃蔬菜水果,减少辛辣、油腻食物摄入;保持充足睡眠,避免熬夜;适当放松心情,减轻压力。必要时,可遵医嘱服用清热解毒的药物进行治疗,如牛黄解毒片、三黄片、黄连上清丸等药物治疗,具有清热解毒的作用。
3.智齿冠周炎
智齿(第三磨牙)在萌出过程中,由于空间不足或位置不正,常导致智齿周围的牙龈组织发炎,称为智齿冠周炎,表现为智齿周围牙龈红肿、疼痛,严重时可能伴有张口受限、面部肿胀等症状。
早期可通过局部冲洗的方法来缓解症状。若智齿无法正常萌出或反复发炎,建议拔除智齿。
4.牙周炎
当口腔清洁不到位时,牙菌斑会在牙齿表面形成,并逐渐矿化成为牙结石,这些牙菌斑和牙结石中的细菌会侵犯牙周组织,引发炎症反应。在炎症的刺激下,牙龈会出现红肿、疼痛等症状,严重时甚至会导致牙齿松动和脱落。
建议定期进行牙周洁治(洗牙),去除牙菌斑和牙结石。必要时,进行牙周刮治、牙周手术等治疗。日常注意口腔卫生,使用正确的刷牙方法和牙线清洁牙齿。
5.根尖周炎
根尖周炎是另一种导致牙肉肿痛的常见原因,多继发于龋病、牙髓病等口腔疾病,当这些疾病未得到及时治疗时,牙髓中的细菌会通过根尖孔扩散到根尖周围的组织,引发炎症反应。此时,牙龈部位会出现明显的肿痛,咬合时疼痛加剧。
患者需要进行根管治疗,通过清理根管内的感染物质,填充并封闭根管,防止炎症复发。治疗后,根据情况可能需要进行冠修复保护牙齿。日常注意保护牙齿,避免外伤和过度咬硬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