祛湿热的中成药有很多,如龙胆泻肝丸、茵栀黄口服液、藿香正气丸等。
1.龙胆泻肝丸
龙胆泻肝丸具有清肝胆、利湿热的功效。它主要用于治疗肝胆湿热所致的头晕目眩、耳鸣耳聋、耳部疼痛、胁痛口苦等症状。其药物组成中龙胆草大苦大寒,能上清肝胆实火,下泻肝胆湿热,为君药;黄芩、栀子苦寒泻火,燥湿清热,为臣药;泽泻、木通、车前子清热利湿,使湿热从小便而出,为佐药;当归、生地养血滋阴,使邪去而阴血不伤,为使药。诸药合用,共奏清肝胆、利湿热之效。
2.茵栀黄口服液
茵栀黄口服液可清热解毒、利湿退黄。适用于肝胆湿热所致的黄疸,症见面目悉黄、胸胁胀痛、恶心呕吐、小便黄赤等。其中茵陈清热利湿退黄,为君药;栀子清热泻火,通利三焦,助茵陈使湿热从小便而去,为臣药;黄芩清热燥湿,泻火解毒,为佐药。三药合用,具有清热解毒、利湿退黄的作用。
3.藿香正气丸
藿香正气丸有解表化湿、理气和中的功效。常用于治疗外感风寒、内伤湿滞或夏伤暑湿所致的感冒,症见头痛昏重、胸膈痞闷、脘腹胀痛、呕吐泄泻等。方中藿香芳香化湿,理气和中,兼解表邪,为君药;紫苏、白芷、桔梗解表散寒,宣肺止咳,为臣药;厚朴、大腹皮、陈皮、半夏燥湿行气,和胃降逆,为佐药;茯苓、白术、甘草健脾益气,祛湿和中,为使药。全方配伍,既能解表散寒,又能化湿和中。
使用祛湿热的中成药应在医生的指导下进行,根据具体病情辨证用药,不可自行盲目服用。同时,在服药期间应注意饮食清淡,避免食用辛辣、油腻、生冷等刺激性食物,以免影响药效。如果服药后症状无改善或加重,应及时就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