脸上囊肿可能是皮脂腺囊肿、囊肿型痤疮、粟丘疹等疾病引起的,需要进行针对性的治疗。
皮脂腺囊肿患者由于皮脂淤积在脸部,会形成脸部囊肿。可以通过药物或者手术治疗方式消除,如果囊肿出现了细菌感染现象,应该先进行抗感染药物治疗,比如头孢克肟、头孢地尼、左氧氟沙星等。在炎症控制好之后再进行手术切除。对于较小囊肿直接切除,术后恢复快效果好。对于生长明显的囊肿,应该及时通过外科手术切除。
囊肿型痤疮患者可能因皮脂过度分泌、免疫炎症反应、雄激素水平异常等多种因素诱导形成面部囊肿。可以通过药物治疗和手术治疗方式消除。在医生的指导下使用维A酸类药物,可以改善毛囊皮脂腺导管角化、溶解粉刺,比如异维A酸凝胶、0.1%阿达帕林凝胶等。还可以使用抑菌药物来治疗,比如过氧化苯甲酰、2.5%二硫化硒洗剂等患者皮肤干燥、敏感时,还可以使用抗生素来治疗,比如红霉素、林可霉素等。患者出现严重的囊肿型痤疮时,还可以进行手术治疗,在囊肿内注射曲安奈德混悬剂和利多卡因药物,也可以进行粉刺清除术治疗。
粟丘疹患者由于遗传、各种原因引起的皮肤受损,导致出现面部囊肿,可以在医生的指导下外涂维A酸类药物,调节表皮角质形成细胞分化、溶解粉刺,比如异维A酸凝胶、0.1%阿达帕林凝胶等。口服维A酸类药物包括13-顺维A酸、维胺酯胶囊等。也可以进行电干燥法和激光消融治疗。
患者日常生活中需要养成良好的生活习惯,避免熬夜,注意皮肤清洁避免皮脂腺堵塞,饮食上以清淡,新鲜水果蔬菜为主,忌辛辣油腻食物,比如辣椒、海鲜、烧烤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