紫癜性肾炎是免疫复合物介导的全身性小血管炎,好发于儿童及青少年,男性多于女性,主要临床表现有皮肤紫癜、腹痛、关节痛、血尿和蛋白尿等。其病因与感染、食物、药物、花粉、虫咬及预防接种等有关。其诊断主要依靠详细询问病史、体格检查、实验室检查、影像学检查等。治疗方法包括一般治疗、药物治疗、对症治疗和中医治疗等。预后与多种因素有关,患者日常生活中需要注意避免接触过敏原、预防感染、饮食注意、避免劳累、定期复查等。
紫癜性肾炎是一种免疫复合物介导的全身性小血管炎,好发于儿童及青少年,男性多于女性。其主要临床表现为皮肤紫癜、腹痛、关节痛、血尿和蛋白尿等。以下是关于紫癜性肾炎的一些常见问题解答。
1.紫癜性肾炎的病因是什么?
主要与感染、食物、药物、花粉、虫咬及预防接种等有关。
感染:细菌、病毒、寄生虫等感染可诱发紫癜性肾炎。
食物:鱼、虾、蟹、蛋、奶等食物中的异性蛋白可引起过敏,导致紫癜性肾炎。
药物:抗生素、解热镇痛药、抗心律失常药等药物可引起过敏反应,导致紫癜性肾炎。
花粉、虫咬:花粉、虫咬等可引起过敏反应,导致紫癜性肾炎。
预防接种:疫苗接种后可引起过敏反应,导致紫癜性肾炎。
2.紫癜性肾炎的症状有哪些?
皮肤紫癜:常为首发症状,多见于下肢及臀部,对称分布,伸侧较多,分批出现,大小不等,颜色深浅不一。
腹痛:可有阵发性脐周痛、绞痛,腹痛也可发生在腹部其他部位,同时可伴有恶心、呕吐、腹泻等症状。
关节痛:多发生在膝、踝、肘、腕等关节,呈游走性、多发性关节炎,关节肿胀、疼痛,多见于儿童。
血尿和蛋白尿:约半数患者出现肉眼血尿或镜下血尿,蛋白尿多为轻、中度,少数患者可出现大量蛋白尿。
其他:部分患者还可出现头痛、抽搐、昏迷、高血压、水肿、少尿或无尿等症状。
3.紫癜性肾炎如何诊断?
详细询问病史:了解患者的发病前是否有感染、食物、药物、花粉、虫咬及预防接种等情况。
体格检查:注意观察皮肤紫癜的分布、颜色、大小等,检查腹部是否有压痛、肠鸣音是否亢进,检查关节是否有肿胀、疼痛等。
实验室检查:包括血常规、尿常规、血沉、C反应蛋白、抗“O”、类风湿因子、补体等,部分患者还需要进行过敏原检测、肾活检等。
影像学检查:B超、CT等检查有助于了解肾脏的大小、形态、结构等情况。
4.紫癜性肾炎如何治疗?
一般治疗:注意休息,避免劳累,避免接触过敏原,低盐、低脂、优质低蛋白饮食。
药物治疗:包括抗过敏药物、糖皮质激素、免疫抑制剂等,根据患者的具体情况选择合适的药物。
对症治疗:如出现血尿、蛋白尿,可使用血管紧张素转换酶抑制剂或血管紧张素Ⅱ受体拮抗剂等药物降压、减少尿蛋白;如出现高血压,可使用降压药物;如出现急性肾功能衰竭,可行血液透析等治疗。
中医治疗:中医中药在治疗紫癜性肾炎方面有一定的优势,可根据患者的具体情况辨证论治。
5.紫癜性肾炎的预后如何?
紫癜性肾炎的预后与多种因素有关,如患者的年龄、起病情况、临床表现、治疗时机等。
儿童患者的预后一般较好,多数患者在数周或数月内恢复,少数患者可转为慢性肾炎。
成人患者的预后相对较差,少数患者可因肾功能衰竭而死亡。
6.紫癜性肾炎患者日常生活中需要注意什么?
避免接触过敏原:如花粉、尘螨、动物毛发等。
预防感染:注意个人卫生,勤洗手,避免感染。
饮食注意:低盐、低脂、优质低蛋白饮食,避免食用辛辣、刺激性食物。
避免劳累:注意休息,避免过度劳累。
定期复查:定期复查尿常规、肾功能等,如有异常及时就医。
紫癜性肾炎是一种严重的疾病,如不及时治疗,可导致肾功能衰竭,甚至危及生命。因此,患者应及时就医,在医生的指导下进行治疗。同时,患者应注意日常生活中的护理,保持良好的心态,积极配合治疗,以提高治愈率,减少并发症的发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