急慢性盆腔炎的病因主要为病原体感染,症状包括下腹疼痛、发热、分泌物增多等,诊断主要依靠病史、症状、体征及实验室检查,治疗方法包括抗生素治疗、中药治疗、物理治疗和手术治疗等,预防措施包括注意个人卫生、治疗下生殖道感染、注意性生活卫生、加强锻炼和定期进行妇科检查等。
急慢性盆腔炎是女性上生殖道感染性疾病,若未能得到及时、彻底治疗,可导致炎症反复发作,从而引起一系列后遗症,严重影响女性的生殖健康及生活质量。以下是关于急慢性盆腔炎的一些常见问题:
1.急慢性盆腔炎的病因有哪些?
急性盆腔炎:主要为病原体感染,常见的有外源性病原体和内源性病原体。外源性病原体主要为性传播疾病的病原体,如淋病奈瑟菌、沙眼衣原体等;内源性病原体为寄居于阴道内的微生物群,如需氧菌、厌氧菌及支原体等。
慢性盆腔炎:主要为急性盆腔炎未能彻底治疗,或患者体质较差,病程迁延所致。但亦可无急性盆腔炎病史,如沙眼衣原体感染所致输卵管炎。此外,还可由邻近器官炎症直接蔓延引起,如阑尾炎、腹膜炎等。
2.急慢性盆腔炎有哪些症状?
急性盆腔炎:可有下腹痛、发热、阴道分泌物增多等症状。若病情严重,可有寒战、高热、头痛、食欲不振等全身症状。此外,若有腹膜炎,可出现恶心、呕吐、腹胀等消化系统症状;若有脓肿形成,可有下腹包块及局部压迫刺激症状,如尿频、尿急、尿痛等。
慢性盆腔炎:主要表现为下腹部坠胀、疼痛及腰骶部酸痛,常在劳累、性交后及月经前后加剧。此外,还可出现月经异常、痛经等症状。若有输卵管粘连、堵塞,可导致不孕症。
3.如何诊断急慢性盆腔炎?
急性盆腔炎:根据病史、症状、体征及实验室检查,一般可作出诊断。如血常规检查可见白细胞升高,C反应蛋白升高;B超检查可发现盆腔内有积液或肿块。
慢性盆腔炎:主要根据病史、症状及体征作出诊断。必要时可进行腹腔镜检查,以明确诊断。
4.急慢性盆腔炎如何治疗?
急性盆腔炎:应卧床休息,半卧位有利于脓液积聚于直肠子宫陷凹而使炎症局限。给予充分营养及液体摄入,纠正电解质紊乱。高热时采用物理降温。根据药敏试验选用抗生素,若病情严重,应静脉滴注抗生素,待病情稳定后改为口服。
慢性盆腔炎:可采用综合治疗,包括中药治疗、物理治疗、手术治疗等。中药治疗可口服或灌肠,以活血化瘀、清热解毒为主。物理治疗包括短波、超短波、离子透入等,可促进盆腔血液循环,缓解粘连。手术治疗适用于有肿块或输卵管积水者,如输卵管卵巢脓肿切除术、粘连松解术等。
5.急慢性盆腔炎的预防措施有哪些?
注意个人卫生,保持外阴清洁,勤换内裤。经期避免性交,以免感染。
积极治疗下生殖道感染,如阴道炎、宫颈炎等。
注意性生活卫生,避免多个性伴侣。
加强锻炼,增强体质,提高免疫力。
定期进行妇科检查,及时发现和治疗盆腔炎性疾病。
总之,急慢性盆腔炎是一种常见的妇科疾病,若不及时治疗,可导致多种并发症,严重影响女性的生殖健康。因此,女性应重视盆腔炎的预防和治疗,如有不适,应及时就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