经期延长的常见原因包括黄体萎缩不全、盆腔炎症、子宫内膜炎等,此外,子宫肌瘤、子宫内膜息肉等也可能导致月经不走。
经期延长是指月经周期基本正常,行经时间超过7天以上,甚至淋漓半月方净者。本病相当于西医学排卵型功能失调性子宫出血病的黄体萎缩不全者、盆腔炎症、子宫内膜炎等引起的经期延长。中医称之为“经事延长”。以下是可能导致月经不走的原因:
1.黄体萎缩不全:
黄体萎缩不全是导致月经不走的常见原因之一。正常情况下,排卵后黄体形成,分泌孕激素,使子宫内膜由增殖期转化为分泌期。若黄体萎缩不全,孕激素持续分泌,使子宫内膜不能如期脱落,导致经期延长。
主要表现为月经周期正常,但经期延长,可达9-10天,且出血量多,月经血淋漓不尽,有时还会伴有下腹疼痛、乳房胀痛等症状。
2.盆腔炎症:
盆腔炎症是指女性盆腔生殖器官、子宫周围的结缔组织及盆腔腹膜的炎症。炎症可导致盆腔充血、水肿,若波及子宫内膜,会使子宫内膜充血、水肿,从而引起月经不走。
患者除了月经不走外,还会出现下腹疼痛、腰骶部酸痛、白带增多等症状。
3.子宫内膜炎:
子宫内膜炎是指细菌突破宫颈的防御侵入子宫内膜而发生炎症。子宫内膜炎可导致子宫内膜充血、水肿,甚至形成溃疡,从而引起月经不走。
患者除了月经不走外,还会出现下腹痛、白带增多、经期腹痛加重等症状。
4.其他:
子宫肌瘤:子宫肌瘤是女性生殖器官中最常见的一种良性肿瘤,也是人体中最常见的肿瘤之一,多发生于35-50岁的妇女。子宫肌瘤可导致子宫腔增大,子宫内膜面积增加,从而引起月经不走。
子宫内膜息肉:子宫内膜息肉是一种子宫局部内膜过度生长,由腺体、间质和血管组成的赘生物。子宫内膜息肉可导致子宫腔占位,影响子宫收缩,从而引起月经不走。
其他:如功能失调性子宫出血、宫内节育器、子宫内膜异位症等,也可引起月经不走。
需要注意的是,月经不走可能是多种疾病的表现,严重时可导致贫血、感染等并发症。因此,出现月经不走的情况,应及时就医,明确病因,并进行针对性治疗。
以上内容仅供参考,如有相关问题,请及时就医,以免延误病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