房颤是最常见的心律失常之一,随着年龄增长发生率不断增加,常见病因包括心脏疾病、非心脏疾病等,某些情况下病因不明确,称为特发性房颤,治疗方法包括药物治疗、电复律、射频消融等。
心房颤动简称房颤,是最常见的心律失常之一,随着年龄增长房颤的发生率不断增加,75岁以上人群可达10%。房颤时心房激动的频率达300~600次/分,心跳频率往往快而且不规则,有时候可达100~160次/分,不仅比正常人心跳快得多,而且绝对不整齐,心房失去有效的收缩功能。房颤常见的病因和诱因有以下几点:
1.心脏疾病:
冠心病、高血压性心脏病、心脏瓣膜病(如二尖瓣狭窄)、心肌病等。
心脏手术、心导管检查等。
2.非心脏疾病:
慢性阻塞性肺疾病、慢性肾衰竭、甲状腺功能亢进等。
大量饮酒、咖啡、劳累、情绪激动等。
3.其他因素:
年龄增长。
家族遗传因素。
需要注意的是,某些情况下,房颤的病因可能不明确,称为特发性房颤。对于房颤患者,应积极治疗原发病,控制心室率,预防血栓形成等。具体治疗方法包括药物治疗、电复律、射频消融等,应根据患者的具体情况选择合适的治疗方案。此外,患者在日常生活中应注意休息,避免劳累和情绪激动,戒烟戒酒,保持健康的生活方式。
总之,房颤的病因和诱因较为复杂,对于房颤患者应进行全面的评估和治疗,以提高生活质量,预防并发症的发生。如果出现心悸、头晕、呼吸困难等症状,应及时就医,以便早期诊断和治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