原发性痛经是一种常见的妇科疾病,青春期少女多见,多可自愈。其发生主要与月经时子宫内膜前列腺素含量增高有关,治疗主要是对症治疗,以止痛、镇静为主,预防主要是针对病因进行,包括心理治疗、生活方式调整等。
原发性痛经是指生殖器官无器质性病变的痛经,其发生主要与月经时子宫内膜前列腺素含量增高有关。PGF2α含量升高时会引起子宫平滑肌过强收缩,血管挛缩,造成子宫缺血、乏氧状态而出现痛经。以下是关于原发性痛经的一些信息:
1.症状:原发性痛经在青春期多见,常在月经初潮后1~2年内发病。疼痛多自月经来潮后开始,最早出现在经前12小时,以行经第1日疼痛最剧烈,持续2~3日后缓解。可伴有恶心、呕吐、腹泻、头晕、乏力等症状,严重时面色发白、出冷汗。
2.治疗:原发性痛经的治疗主要是对症治疗,以止痛、镇静为主。青春期少女多因心理因素导致,需进行心理治疗,消除紧张和顾虑可缓解疼痛。疼痛不能忍受时可辅以药物治疗,如前列腺素合成酶抑制剂,通过抑制前列腺素合成酶的活性,减少前列腺素的产生,从而减轻子宫收缩的频率和幅度,达到止痛的目的。
3.预防:原发性痛经的预防主要是针对病因进行,包括心理治疗、生活方式调整等。经期应注意保暖,避免寒冷刺激;经期避免剧烈运动和过度劳累;保持心情愉快,避免紧张、焦虑等不良情绪。
4.就医建议:如果原发性痛经严重影响生活和工作,或出现其他异常症状,如月经紊乱、性交痛等,应及时就医,进行详细的检查,排除其他疾病的可能。
总之,原发性痛经是一种常见的妇科疾病,青春期少女多见,多可自愈。如果痛经严重,应及时就医,明确诊断,进行针对性治疗。同时,应注意生活方式的调整,保持心情愉快,以缓解痛经症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