甲减是由于甲状腺激素合成及分泌减少或其生理效应不足所致的机体代谢降低的一种疾病,按病因可分为原发性、继发性及周围性三类。其症状多样,孕妇和儿童的表现可能不典型。诊断主要依靠血清TSH、甲状腺激素、自身抗体及影像学检查。治疗方法为左甲状腺素钠替代治疗,同时针对病因进行治疗。患者需定期复查、避免过度劳累、注意保暖、合理饮食、保持心情舒畅。
根据上文,回答如下:
什么是甲减:
甲状腺功能减退症(简称甲减),是由于甲状腺激素合成及分泌减少,或其生理效应不足所致机体代谢降低的一种疾病。
按其病因分为原发性甲减,继发性甲减及周围性甲减三类。
症状:
易疲劳、怕冷、体重增加、记忆力减退、反应迟钝、嗜睡、精神抑郁、便秘、月经不调、肌肉痉挛等。
面色苍白、眼睑和颊部虚肿、表情淡漠、皮肤干燥、增厚、粗糙多脱屑、毛发稀疏、干枯、指甲脆、有裂纹、疲劳、瞌睡、记忆力差、智力减退、反应迟钝、轻度贫血、体重增加。
女性月经过多、久病闭经、不育症;男性阳痿、性欲减退。
心肌黏液性水肿,可导致心包积液、心力衰竭。
特殊人群:
孕妇:妊娠期间,母体的甲状腺激素结合球蛋白水平明显高于非妊娠期,导致血清甲状腺素结合碘(TBG)水平明显升高,血清总T3、总T4水平明显高于非妊娠期,因此,妊娠期临床甲减的诊断标准与非妊娠期不同。
儿童:儿童甲减的症状和体征常不典型,多表现为不爱活动、不爱哭闹、食量少、皮肤粗糙、腹胀、便秘、生理性黄疸时间延长、对外界反应差、哭声低且少、体温低、末梢循环差、皮肤发凉、干燥、脱皮等。
诊断:
血清促甲状腺激素(TSH)测定:是诊断甲减的最敏感指标。
甲状腺激素测定:血清总T3、总T4水平降低,游离T3、游离T4水平正常或降低。
甲状腺自身抗体测定:甲状腺过氧化物酶抗体(TPOAb)、甲状腺球蛋白抗体(TgAb)阳性有助于诊断桥本甲状腺炎引起的甲减。
影像学检查:有助于明确甲减的病因,如B超、CT等。
治疗:
左甲状腺素钠替代治疗:是甲减的基本替代疗法。
病因治疗:针对病因进行治疗,如桥本甲状腺炎引起的甲减,可使用硒酵母等药物治疗。
注意事项:
定期复查:甲减患者需要定期复查甲状腺功能,以便及时调整药物剂量。
避免过度劳累:甲减患者代谢率较低,应避免过度劳累,保持充足的睡眠。
注意保暖:甲减患者末梢循环较差,应注意保暖,避免着凉。
合理饮食:适当增加碘的摄入,避免食用卷心菜、白菜、油菜、木薯、核桃等食物,以免影响甲状腺激素的合成。
保持心情舒畅:甲减患者容易出现情绪低落、焦虑等症状,应保持心情舒畅,避免情绪波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