甲减病是由于甲状腺激素合成及分泌减少或其生理效应不足所致机体代谢降低的一种疾病,可分为原发性、继发性及周围性三类,患者会出现代谢率减低、黏液性水肿面容、皮肤苍白、心血管系统、消化系统等方面的症状。
什么是甲减病?
甲减病即甲状腺功能减退症,是由于甲状腺激素合成及分泌减少,或其生理效应不足所致机体代谢降低的一种疾病。按其病因分为原发性甲减,继发性甲减及周围性甲减三类。
以下是关于甲减病的一些具体信息:
病因:
原发性甲减:由甲状腺本身疾病所致,患者体内甲状腺激素缺乏,临床较为常见。
继发性甲减:因垂体或下丘脑病变引起促甲状腺激素分泌不足所致。
周围性甲减:少见,为甲状腺激素受体或受体后缺陷所致。
症状:
代谢率减低:患者常感疲乏无力、行动迟缓、嗜睡、记忆力减退、注意力不集中、腹胀、便秘、月经不调、性欲减退等。
黏液性水肿面容:患者面色苍白或蜡黄,面部浮肿,目光呆滞,眼睑松肿,表情淡漠,少言寡语,言则声嘶,吐词含混。
皮肤苍白:皮肤干燥、增厚、粗糙,多脱屑,非凹陷性水肿,毛发稀疏、干枯,指甲脆、有裂纹,重者可出现皮肤溃疡。
心血管系统:心动过缓,心输出量减少,血压低,心音低钝,心脏扩大,可并发冠心病,但一般不发生心绞痛与心衰。
消化系统:食欲减退,腹胀,便秘,甚至出现麻痹性肠梗阻,半数左右的患者有胃酸缺乏,导致恶性贫血与缺铁性贫血。
内分泌系统:女性月经过多,久病闭经,不育症;男性阳痿,性欲减退。少数患者出现泌乳,继发性垂体增大。
如果怀疑有甲减病,应及时就医,进行相关检查,如甲状腺功能检查、甲状腺自身抗体检查、甲状腺超声等,以明确诊断。治疗方法主要包括补充甲状腺激素、调整生活方式等。
对于甲减病患者,日常生活中应注意以下几点:
合理饮食:适当增加碘的摄入,避免食用卷心菜、白菜、油菜、木薯、核桃等食物,以免导致甲状腺肿。
适当运动:避免过度劳累,保持充足的睡眠。
定期复查:遵医嘱定期复查甲状腺功能,以便调整药物剂量。
保持心情愉悦:避免紧张、焦虑等不良情绪。
总之,甲减病是一种可以治疗的疾病,患者应保持积极的心态,配合医生治疗,定期复查,以提高生活质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