早期胃癌筛查建议:高危人群定期进行血清PG、Hp检测、胃镜检查及胃黏膜图像智能检测,检查前需空腹6~8小时,检查后可能会出现恶心、腹胀等不适,如有异常及时告知医生。
早期胃癌通常无明显症状,部分患者可出现消化不良、上腹痛等不典型症状,容易被忽视或误诊。因此,胃癌高危人群应定期进行胃癌筛查,以便早发现、早治疗。以下是关于早期胃癌筛查的建议:
1.筛查人群:
年龄40岁以上,无论男女,既往无胃病史;
年龄≥40岁,有胃病史;
幽门螺杆菌感染者;
胃癌高发地区人群;
长期食用腌制、烟熏、油炸食品者;
有胃癌家族史者;
患有慢性萎缩性胃炎、胃溃疡、胃息肉、手术后残胃、肥厚性胃炎、恶性贫血等胃癌前疾病者。
2.筛查方法:
血清胃蛋白酶原(pepsinogen,PG)检测:PG水平反映了胃黏膜的功能状态,可作为胃癌的筛查指标之一。
幽门螺杆菌(helicobacterpylori,Hp)检测:Hp感染是慢性胃炎、消化性溃疡的主要病因,也是胃癌的高危因素之一。
胃镜检查+活检:是胃癌筛查的金标准,可直接观察胃黏膜的病变情况,并取活检进行病理检查,有助于明确诊断。
胃黏膜图像智能检测:采用人工智能技术对胃黏膜图像进行分析,有助于提高胃癌的检出率。
3.筛查频率:
血清PG和Hp检测:每年1次。
胃镜检查:
年龄<50岁,无任何危险因素者,可每2~3年进行1次胃镜检查。
年龄≥50岁,或有危险因素者,应每年进行1次胃镜检查。
胃癌术后患者,需定期进行胃镜复查,术后2年内,每6个月复查1次;术后3~5年,每年复查1次;术后5年以上,可每2~3年复查1次。
4.注意事项:
检查前需空腹6~8小时。
检查前1周内避免服用质子泵抑制剂、H2受体拮抗剂、铋剂等药物。
检查后可能会出现恶心、腹胀等不适,一般可自行缓解。
如有不适或异常,应及时告知医生。
总之,早期胃癌的筛查对于提高胃癌的治愈率和生存率至关重要。胃癌高危人群应定期进行胃癌筛查,以便早发现、早治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