拔牙的适应证包括龋齿、牙周病、根尖周炎、阻生智齿等,禁忌证包括血液疾病、心血管疾病、糖尿病、肝脏疾病、肾脏疾病、恶性肿瘤、孕妇、急性炎症期等。
一、拔牙的适应证
1、龋齿严重的龋齿无法通过补牙等方法修复,可能需要拔牙。
2、牙周病晚期牙周病导致牙齿松动,无法保留时需要拔牙。
3、根尖周炎牙髓炎发展到晚期,会引起根尖周炎,需要拔牙。
4、阻生智齿阻生智齿可能会引起邻牙病变、牙龈发炎等,需要拔牙。
二、拔牙的禁忌证
1、血液疾病患有白血病、再生障碍性贫血等血液疾病的患者,拔牙可能会导致严重的出血问题。
2、心血管疾病高血压、心脏病等患者,拔牙可能会引发心脑血管意外。
3、糖尿病糖尿病患者拔牙后容易发生感染,应在血糖控制稳定后拔牙。
4、肝脏疾病肝功能异常的患者,拔牙可能会影响肝功能的恢复。
5、肾脏疾病肾功能不全的患者,拔牙可能会加重肾脏负担。
6、恶性肿瘤恶性肿瘤患者在放疗或化疗期间,应避免拔牙,以免影响治疗效果。
7、孕妇怀孕前3个月和后3个月,孕妇拔牙可能会引发流产或早产。
8、急性炎症期急性炎症期如牙龈炎、牙髓炎等,应先进行抗炎治疗,待炎症消退后再拔牙。
需要注意的是,拔牙虽然是一种小手术,但也存在一定的风险。在拔牙前,患者应向医生详细告知自己的健康状况,医生会根据患者的具体情况进行评估,并制定合适的拔牙方案。拔牙后,患者需要按照医生的要求进行护理,避免感染和出血等问题的发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