肾性水肿的特点包括全身性水肿、凹陷性水肿、对称性水肿、晨轻暮重等;其产生的原因包括肾小球滤过率下降、蛋白丢失、水钠潴留、内分泌功能紊乱等。
一.特点
1.全身性水肿肾性水肿通常是全身性的,而不是局限于某个部位。
2.凹陷性水肿水肿部位在按压后会出现凹陷,这是由于肾脏功能受损导致体内蛋白丢失,胶体渗透压下降所致。
3.对称性水肿水肿通常对称分布,常见于下肢、阴囊、面部等部位。
4.晨轻暮重水肿在早晨较轻,傍晚加重,这与肾脏的代谢功能有关。
二.原因
1.肾小球滤过率下降肾脏是人体的主要排泄器官,当肾小球滤过率下降时,会导致水钠潴留,从而引起水肿。
2.蛋白丢失肾脏疾病会导致蛋白从尿液中丢失,使血浆胶体渗透压降低,水分从血管内渗透到组织间隙,引起水肿。
3.水钠潴留肾脏对水钠的调节功能下降,会导致水钠潴留,进而引起水肿。
4.内分泌功能紊乱肾脏还分泌一些激素,如醛固酮、血管紧张素等,当肾脏功能受损时,这些激素的分泌会出现异常,导致水钠潴留和水肿。